开题报告 四步法立体编织机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孙腾 学 号 0810012013 专业 机械工程 课题名称 四步法立体编织机设计 阅读文献 情 况 国内文献 15 篇 开题日期 2012年3月05日 国外文献 05 篇 开题地点 12号楼405室 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高级的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刚度、抗冲击、耐高温、耐腐蚀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因而在国内外得到迅速的发展。该类新型复合材料的编织依赖于三维编织机。我国开展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天津工业大学等单位在国家的资助下,开展了三维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主要成果有: 研制出工程应用的三维的编织设备,主要有计算机计算机控制的大型三维编织设备、台组合三维编织设备,解决了织造不同织物结构和不同制件的关键设备问题。 开发出多种规则形状异型截面预制件的三维编制技术。 开发出三维编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实现了三维编织工艺设计和编织过程仿真 开发出变截面三维编制技术,为编织锥套体、截面预制件奠定了基础。 开发出多种复杂形状预制件的编织技术。 研制出适合多种树脂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恒压高温复合固化设备。 美国的许多单位开展了三维异型整体编织复合材料的织造工艺、织物内部纤维几何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材料性能分析和预测、三维整体编织复合材料的研究。美国大西洋公司耗资1000多万美元制造了大型三维编织机,直接为美国航天部门编织三维编织物,并为一些西方国家服务。在欧洲,由德国奔驰公司和亚琛大学联合致力于开发新一代三维编织机。但这些复合材料的应用均受到各国政府的保护。 未来立体编织机的发展方向:设备向自动化、小型化发展。设备上可挂编织纱越多编出的制件才可能越大,越厚,从而实现三维编织物工程化、批量化生产。开发复杂形状制件的编织工艺。最后,还要拓展三维编织物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立足于国防新材料,注重民用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意义和价值: 高性能复合材料轻质、高强的特点可以有效减轻飞行器的自身重量,使飞行器飞的更快、更远,并提高飞行器的防热、透波、隐身等功能,对飞行器现代化起着十分关键的支撑作用。复合材料的用量已成为各国飞行器先进水平的标志:空客A380采用了25%的复合材料,而波音B787飞机的复合材料用量已达到50%。“十一五”期间,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复合结构部件制备技术已作为我国新一代飞行器轻质化、高性能化的关键技术列入我国科技发展规划,并亟待进一步提高。 不仅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应用,复合材料还具有高强度、不分层、基本损伤不易扩展、高抗冲击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好,以及耐烧蚀、抗高温、热绝缘性能好等独特特点。民用方面在船舶,建筑,交通,汽摩配,防腐等,以及生活用品都能涉及到。 本次设计的四步法立体编织机在此基础上,还运用了计算机模拟技术。计算机动画仿真真实地再现了复杂的编织过程和织物内纱线空间的交织情况与规律,使得在织造前就可动态地观察到编织物的形成过程和空间结构。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设计制造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道德锟等,立体织物与复合材料[M],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8.8。 黄故,现代纺织复合材料[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1。 Tainyi Liao et al.3D Structural Simulation of Tublar Frabrics for Net-shape Composites. Textile Resarch Journal, 2000(2):297-303. 李泽宏等,矩形及其组合横截面立体编织物四步法编织纱线运动模拟[J],东华大学学报,2002(2):71-76。 阳化冰等,虚拟现实构造语言VRML[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成玲,三维编织物的计算机模拟技术[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2):26-29。 王君泽,曹红蓓,三维编织物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研制[J],纺织学报,2004(4):106-107。 陈红康,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方法评述[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8):75-79。 9.[J],2005(2):30-35。 10.CAD系统的开发[J],棉纺织技术,2004(5):281-284。 11.[J],纤维复合材料,2001(9):37-40。 12.[J],纤维复合材料,2004[12]:17-21。 13.[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 14. Xuekun Sun,Changjie Sun, Mechanical pro

文档评论(0)

湘雅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2014230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