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MD我国核心通货膨胀度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EMD的我国核心通货膨胀的度量 厦门大学 蔡振忠、陈龙妹、洪晓新 内容提要:以核心通货膨胀代替CPI作为货币政策的参考指标具有优良的性质,本文通过分析核心通胀的内涵以及不同理解方式引申的度量方法,提出用EMD方法分解CPI获得趋势项用以度量核心通胀,以克服现有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通过理论和实证从稳定性、平稳性、前瞻性、政策指导性及与主流的剔除法和SVAR法对比分析等若干方面验证了EMD在估计我国核心通胀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并指出该方法在稳健性、可理解性的不足之处。 关键字:核心通货膨胀;EMD;CPI Measure of Core Inflation in China Based on EMD Abstract: Instead of CPI, using core inflation as a reference index of monetary policy has more excellent properties. After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of core inflation and different measures based on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This paper proposes EMD method to decompose CPI measuring core inflation, which can overcome the inadequacy of current measures. Then the study proves the validity and rationality of using EMD method measure China’s core inflation through theoretic and empirical aspect including stability, stationarity, prespective, policy-guiding and relative analysis between EMD and mainstream methods (Elimination measure and SVAR measure). Finally,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insufficient of EMD method, such as weakness in robustness and intelligibility. Key words:Core Inflation;EMD;CPI 引言 当前,我国政府只定期地发布居民消费者指数(CPI),而大部分民众也习惯通过CPI的变化来衡量通货膨胀。但是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尤其是将稳定物价作为主要目标之一的货币当局来说,CPI并非是有益的通胀调控的参考指标。首先,CPI含有过多的噪声,例如季节效应、间接税率的变动或单纯的相对价格变动,这些短期因素都会使CPI大幅波动;其次,货币政策有滞后效应,而CPI又是一个滞后指标,因此需要参考有前瞻性的指标来制定货币政策;最后,由于CPI噪声的存在,货币政策无法控制CPI衡量的所有通胀,即无法通过CPI考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通过“核心通货膨胀”来指导货币政策。 核心通货膨胀作为术语最初由Eckstein(1981) [1]提出:“核心通货膨胀率用于刻画剔除外生冲击影响后的经济增长的长期路径,它反映了基于长期均衡的需求水平,反映了生产成本的长期变动趋势所引致的价格变动”。之后又有许多学者对核心通货膨胀的内涵进行了探究。Quah和Vahey(1995)[2]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将核心通货膨胀与经济的真实产出相联系,将核心通货膨胀定义为“通货膨胀中对实际产出没有中期和长期影响的成分”,即所谓的产出中性通货膨胀。Romer(1996)[3]认为核心通货膨胀可以看作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中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即产量等于自然率产量水平且没有供给冲击时的通货膨胀率。而Cristadoro等(2005)[4]根据核心通货膨胀反映了标题通货膨胀长期趋势的特征,将核心通货膨胀定义为构成CPI篮子的各分类指数的中期和长期共同成分。还有一些分析者认为核心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的关系紧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Byran和Ceccheti(1994)、Roger(1997)、Shiratsuka(1997)、Cutler(2001),他们认为由于持续的相对价格变动是由对某些商品的相对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导致的,而非由货币政策所致,因而中央银行应该避免将此类包含非货币因素的数据作为决策和评估的依据,货币政策能够调控的是核心通货膨胀,而不是综合通货膨胀。 尽管学术界对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