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业发展及船舶漆需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造船业的发展及船舶漆的需求 周福根(宁波伯爵漆有限公司,315801) 摘要:我国的造船业居世界三强,造船业的发展为船舶涂料带来了契机。对今后十年国内外船舶漆的用量作了预测,对船舶漆市场的形成作了展望。 关键词:船舶涂料;需求量;预测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国际贸易航运量的不断增长,带动了造船业的振兴。据权威人士称,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国际造船业将进入繁荣期,成为造船业的“黄金季节”。 从全球讲,首先表现为原油运输复元。原油运输业在历经漫长的萧条期后,目前已恢复元气,各国对大型油船需求量增加,油船单体载重量也越造越大,最大的达30万吨。其次,世界经贸航运量也与年俱增。1999年比上年增长3.5%,达53亿吨[1]。航运量在增长,造船量也随着增加。1990年全球造船40000万吨,2000年一季度造船订单已达4000万吨[2],全年有望达到5000万吨,预测2001年造船可达6000万吨。再次,全球的商船进入了更新期。据LR(英国劳氏船级社)的统计,1980年全球平均船龄为12.8年,1995年已达到l8.5年。ICAS(国际船级社协会)规定,满15年的为老龄船,须进行检定,目前不少商船已超过20年。70年代建造的300余艘大型油轮需更新换代,在2005年以前至少需要建造30艘油轮用于更新,再加上新补充的油轮,每年需增加油轮35~40艘[4]。 从国内讲,体现在其一,中国造船业进入世界三强。我国造船业开放程度大,体制的改革力度大,与国际接轨的时间早、速度快,产品的市场化程度高,率先参与国际竞争,因此业已形成技术力量雄厚、技术工人精粹、装备设施精良的行业。我国造船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入建造超大型船舶的国家行列,从1994年起,已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船舶产品已进入日本、韩国两个世界造船大国及欧美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我国承接船舶订单448万吨,刨历史最好记录。 其二是外贸继续增长。我国外贸量去年增幅10%以上,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30%,内河运输量也年年上升。特别是中央作出开发大西北的决策,贯通大西北到沿海港口的贸易通道,即将加入WTO等举措的落实,势必加速外贸的进出口量。国际船级社协会主席H.G.Payer博士指出:国际贸易中,90%以上的运输任务由船舶承担,国际海上贸易平均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带动商船增加700万吨的运力。这也为繁荣我国航运事业提供了契机。目前中远集团(COSCO)跻身世界航运四强,总运力达1700万吨,内河运输船舶26万多艘[6],加上其他远洋公司、海洋渔业公司船队运力超过1300万吨,国内总运力已超过3000万吨。更新、建造船舶的潜力大,前景明。1999年国内远洋船队拥有船舶1880艘、运力1600万吨,海外注册船舶运力2015万吨[7],因此修船的工作量也极为可观。 随着船舶工业的兴旺,船舶漆的需求也“水涨船高”,有增无减。以1999年全球船舶总数38834艘、总吨位50281万吨为基准,同时根据最近10年船舶工业发展趋势,可预测2005年及2010年全球船舶涂料的需求量。同理以1999年我国船舶总运力3000万吨为基准,可预测今后5年、l0年的船舶漆需求量。 按经验及平均计,新船每万吨需消耗涂料50吨,修理旧船每万吨需涂料30吨。对于更新船舶的周期,由于IACS规定极限船龄为25年,因此每年船舶总数的4%需要更新。修船的周期,按CCS海运船舶“二年进坞检查,四年大修” 的规定及LR对高性能自抛光防污漆要求“五年不进坞”的规范,平均按5年大修一次,则每年修船量为船舶总吨位的20%,详见表1。 各国船舶漆在涂料中占的比重,由于其工业结构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以1998年为例,日本占4.5%、韩国占10%、印度占1.5%、中国占2.5%[8][9]。1999年全球涂料产量2400万吨,若平均船舶漆按2.5%计,全球船舶漆为60万吨左右。亚太地区1997年韩国、日本、中国的船舶漆分别为9.1万吨、9.0万吨、3.5万吨,1998年韩国、日本、中国、印度分别为7.7万吨、8.0万吨、4.0万吨、0.8万吨[10]。亚太地区船舶漆总量占全球35%以上,这与船舶工业的重心在亚太地区密切相关。 当前国际上生产船舶漆的著名公司有美国宣威、威廉斯(Sherwin.Williarms)、荷兰阿克苏·诺贝尔(AKZO·Nobel)、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英国考陶尔兹(Courtaulds)、日本关西(Kansal paint)、比利时西加玛(Sigma)、美国迪凡(Devoe)、挪威乔顿(Jotun)、丹麦老人牌(Hempel)、美国阿摩仑(Ameron)等。 国内船舶漆的用量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尤其是九十年代增长较快。同时我国对船舶漆的研究、生产起步早,有一定基础,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