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4906739994.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漢書·藝文志》 序 昔仲尼沒而微言絕,李奇曰:“隱微不顯之言 也。”師古曰:“精微要妙之言耳。”七十子喪而 大義乖。師古曰:“七十子,謂弟子達者七十二人。 舉其成數,故言七十。”故《春秋》分為五,韋 昭曰:“謂《左氏》、《公羊》、《谷梁》、《鄒氏》、 《夾氏》也。”《詩》分為四,韋昭曰:“謂《毛 氏》、《齊》、《魯》、《韓》。”《易》有數家 之傳。戰國從衡,真偽分爭,師古曰:“從音 子容反。”諸子之言紛然殽亂。師古曰:“殽, 雜也。”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以愚黔首。 師古曰:“燔,燒也。秦謂人為黔首,言其頭黑也。 燔音扶元反。黔音其炎反,又音琴。”漢興,改秦 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迄孝武世, 書缺簡脫,禮壞樂崩,師古曰:“編絕散落故簡 脫。脫音吐活反。”聖上喟然而稱曰:師古曰: “喟,嘆息之貌也,音丘位反。”“朕甚閔焉。” 于是建藏書之策,如淳曰:“劉歆《七略》曰‘外 則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內則有延閣、廣內、秘 室之府。”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 充秘府。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 農求遺書于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 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 校數術,師古曰:“占卜之書。”侍醫李柱國校 方技。師古曰:“醫藥之書。”每一書已,師古 曰:“已,畢也。”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 錄而奏之。師古曰:“撮,總取也,音千括反。” 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 業。師古曰:“卒,終也。”歆于是總群書而奏 其《七略》,故有《輯略》,師古曰:“輯與集 同,謂諸書之總要。”有《六藝略》,師古曰:“六 藝,《六經》也。”有《諸子略》,有《詩賦略》, 有《兵書略》,有《術數略》,有《方技略》。 今刪其要,以備篇籍。師古曰:“刪去浮冗,取 其指要也。其每略所條家及篇數,有與總凡不同者, 轉寫脫誤,年代久遠,無以詳知。” 六藝略 易 《易經》十二篇,施、孟、梁丘三 家。師古曰:“上下經及十翼,故十二篇。” 《易傳周氏》二篇。字王孫也。 《服氏》二篇。師古曰:“劉向《別錄》云, 服氏,齊人,號服光。” 《楊氏》二篇。名何,字叔元,菑川人。 《蔡公》二篇。衛人,事周王孫。 《韓氏》二篇。名嬰。 《王氏》二篇。名同。 《丁氏》八篇。名寬,字子襄,梁人也。 《古五子》十八篇。自甲子至壬子,說《易》 陰陽。 《淮南道訓》二篇。淮南王安聘明《易》 者九人,號九師說。 《古雜》八十篇,《雜災異》三十 五篇,《神輸》五篇,圖一。師古曰:“劉向 《別錄》云‘神輸者,王道失則災害生,得則四海輸 之祥瑞。” 《孟氏京房》十一篇,《災異孟氏京房》 六十六篇,五鹿充宗《略說》三篇,《京氏 段嘉》十二篇。蘇林曰:“東海人,為博士。”晉 灼曰:“《儒林》不見。”師古曰:“蘇說是也。嘉 即京房所從受《易》者也,見《儒林傳》及劉向《別 錄》。” 《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 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 《易》曰:“宓戲氏仰觀象於天,俯觀法 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 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以類萬物之情。”師古曰:“《下繫》之辭也。 鳥獸之文,謂其跡在地者。宓讀與伏同。”至於殷、 周之際,紂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諸侯 順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 《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為之《彖》、 《象》、《繫辭》、《文言》、《序卦》之 屬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聖,韋 昭曰:“伏羲、文王、孔子。”師古曰:“更,經也, 音工衡反。”世歷三古。孟康曰:“《易·繫辭》 曰‘《易》之興,其于中古乎?然則伏羲為上古,文 王為中古,孔子為下古。”及秦燔書,而《易》 為筮卜之事,傳者不絕。漢興,田何傳之。 訖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學 官,而民間有費、高二家之說。師古曰:“費 音扶味反。”劉向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 梁丘經,師古曰:“中者,天子之書也。言中,以 別于外耳。”或脫去“無咎”、“悔亡”,唯 費氏經與古文同。 書 《尚書

文档评论(0)

湘雅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2014230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