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与企业上市前融资战略之二(共193页).ppt

资本市场与企业上市前融资战略之二(共193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美经济、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 (企业上市前的融资战略) (二) ●中国发展模式的调整(罗奇)(吴敬琏) ① 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高; 从投入型增长转向技术进步增长。 (过去经济靠要素投入来支撑增长 ) (中国经济正面临内外严重失衡,如任其发展,会 导致产能过剩,通货紧缩甚至金融系统性风险, 使经济 转型难度加大。) (出台政策为短期政策) ②经济增长应以消费拉动与第三产业发展为主; 而非固定资产投资与出口为主。 (由增长→发展)                  ●中国成功实现四大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崛起 1.实现了从政治主导到经济主导的转型。 (“政治挂帅”)(文革将政治主导推动极致,“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计划经济虽然有利于集中意志和整合资源办大事,但产权不清、激励不兼容、信息不对称等,没实现赶超发展的目标,反而损害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和消费者的选择权,扭曲了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结构等。 3.实现了从封闭型国家到开放型国家的转型。 (过去“闭关锁国) 进出口额 进出口总额 1950年 10亿美元 0.9% 1978年 206亿美元 2008年 25616亿美元 8.86%(2000多倍) 4.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 1978年 2008年 农业比重 28.2% 11.3% 城市化 17.9% 45.7% ●还要实现四大转型: 1.实现从初级市场经济到现代法治市场经济的转型。 ①保障私人产权; ②约束政府和各种权贵,保证社会公正和公平竞争; ③提供确定的交易规则; ④规范公民和”经济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降低各主体间的交易成本。 2.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到绿色经济的转型。 3.实现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乡一体结构的转型。 4.实现从居民社会到公民社会的转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李佐军 09.9.14) ●中国已成贸易大国,但出口导向、外资拉动增长模式,将中国套牢在低端产业陷阱。 (非贸易强国) ●外资企业利用技术垄断(壁垒、品牌)对本土企业产生 挤出效应,本土企业对外企的依赖性又带来替代效应。 (无定价权)(流血出口、草根模式) ●外贸: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战略的调整(两头被卡) ●现代产业链的利润呈“V”字形。(国际民工、环境代价) 外国进口商压价、坏帐(5%) 国际价格、 (原材料) 中国价格、 (一般商品) 外贸顺差不等于利润 (深层原因) 外汇储备也不应视为国家实力 ●中国为何出口这么多? ●市场因素 ●历史包袱—计划经济时代、隐形失业、低估… ●发展战略—出口导向 ●政治因素—(国际因素)美国不卖 ●技术壁垒加大出口成本及准入门槛 ●出口:煤炭、钢铁、彩电、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照相机………(世界产量第一) 产品遍布欧美、亚非拉……… ●中国贸易顺差中可能包含一定的非贸易资本流入 (香港到美国全算在内,香港的附加价也算在内,进出口谎报,转移价格。) (母公司与子公司间内部贸易) ●中国中小企业为何长期停留在简单加工制造,难以作大的原因何在? ①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大规模的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 最能流动的生产要素应是资金、技术、设备 人民收入↑→(对农产品<对非农产品) (农民出售农产品收入微不足道,农业成为不能赢利产业) ②资金成本太高(对民企),创新代价太高, 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民企很难搞研发。 政府应把用资源去帮民营企业成长 (制造业、金融业、IT……) ③对政策依赖 (出口退税) ●现阶段外汇储备高,压力增大(负面效用正面效用) (外汇储备只能投资于海外) ●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解决途径: ①产能过剩,关闭工厂,减少出口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