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树突状细胞瘤苗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进展
邹征云 刘宝瑞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市鼓楼医院肿瘤科,江苏 南京 210008
[摘要] 树突状细胞瘤苗可诱导荷瘤动物的保护性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这一发现使肿瘤治疗领域倍受鼓舞。本文综述肿瘤免疫治疗中树突状细胞瘤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免疫学;癌症疫苗;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 R730.51
Advances in the Preparation and the Clinic Application of Dendritic Cell-Based Tumor Vaccines Zou Zheng-yun,Liu Bao-rui. Department of Oncology,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Faculty of Medicin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210008,China.
Abstract:Dendritic cell-based tumor vaccines can induce tumor models’ protectitive antitumor immunity,and these inspire us.This paper reviews current advances in the preparation and the clinic application of dendritic cell-based tumor vaccines for tumor immunotherapy.
Key Words: dendritic cells/immunology;cancer vaccines;review literature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简称DC,是体内最有效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通过MHCⅠ、Ⅱ类途径将外源性抗原呈递给CD3+CD4+及CD3+CD8+T细胞,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CTL,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通过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同时激发免疫记忆保护,在宿主再次受到肿瘤细胞攻击时发挥保护作用。有关DC的研究国内已有多篇文献综述发表,但集中阐述DC制备过程优化及临床应用进展的文献却较缺乏。本文将近年来有关树突状细胞瘤苗制备中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1 DC的基础研究
1.1 DC的来源、分类及制备技术
体内大多数DC来源于骨髓,由骨髓进入外周血,再分布到脑以外的全身各个脏器;数量极少,仅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1%以下。目前,DC可以从外周血或淋巴组织(如淋巴结、淋巴液、脾脏)中直接分离获得;亦可从骨髓、脐血或外周血中CD34+前体细胞、PBMC中CD14+或CD14-前体细胞经培养获得。其中,CD34+前体细胞培养过程中需加入GM-CSF及TNF-α;CD14+前体细胞培养过程中需加入GM-CSF及IL-4;CD14-前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入GM-CSF、IL-4及TGF-β。直接分离或从前体细胞经培养获得的DC绝大多数是不成熟DC(imDC),其表型为CD3-,CD11-,CD14-,CD16-/CD56-,CD19-,CD33-,CD40-orlow,MHCⅠ+,MHCⅡ+,CD80low,CD83-,CD86low,CD45RA+;imDC体外激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能力较弱,但具有极强的抗原内吞、加工处理能力。当imDC在摄取抗原或接受到某些刺激(主要是炎性信号如LPS、IL-1、IL-6、CD40L、TNF-α等)或在单核细胞条件培养基(如AIMV)中培养可分化成熟;成熟DC(mDC),其MHCⅠ、Ⅱ类分子、辅助刺激分子、粘附分子的表达均显著提高,如B7-1(CD80)、B7-2(CD86)、CD58、ICAM(CD54)、CD40、与溶酶体相连的膜糖蛋白(LAMP)等;其中,CD1a+,CD11c+,CD83+是DC成熟的标志。DC在成熟的同时发生迁移,由外周组织进入次级淋巴器官,在此激发同种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mDC抗原摄取、加工能力大大降低。
1.2 DC与细胞因子及细胞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DC与IL-4/GM-CSF:IL-4/GM-CSF是从小鼠骨髓途径制备DC所必须的重要的细胞因子。动物实验证实采用rGM-CSF/IL-4持续注射,每天10μg,共注射7天。结果:小鼠脾脏中DC的总量增加了5.7倍,CD11+DC增加了2.7倍;髓系CD11c+/CD11b+DC及淋巴结中CD11c+/CD8α+DC的量亦有所增加;产生的DC主要集中在T细胞富集的白髓区。IL-4/GM-CSF联合体内注射是诱导产生大量功能性DC的有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能量代谢的研究动态和趋势.doc
- 碾压混凝土细观结构力学性能数值模拟.doc
- 镍铁氢化酶活性中心结构、催化机理及化学模拟.pdf
- 宁夏银川一中2013届高三第六次月考物理试卷.doc
-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思考.doc
- 农村土地制度多样性选择.pdf
- 农药在环境中水解机理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J].doc
-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金融服务问题调查与思考.doc
- 农业发展、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贫困状态变化.pdf
- 判别分析SPSS实现.ppt
- 讲稿:深入理解“五个注重”把握进一步深化改革统筹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pdf
- 副市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 2025年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docx
-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docx
- 烟草局党组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docx
- (汇编)学习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发言心得感悟.pdf
- 汇编学习领会在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pdf
- 在2025年镇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docx
- 书记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委全会上的讲话.pdf
- 党课: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