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锚支护巷道顶板事故的预防朱佳目录摘要10 前言11.锚杆支护原理11.1 岩石力学揭示11.2 支护的作用11.3 围岩支护11.4 维护和保持围岩的残余强度11.5 提高围岩残余强度11.5.1 提高支护阻力,改善围岩应力状态11.5.2 用锚杆支护加固围岩21.5.3注浆加固21.6 充分发挥围岩的承载能力21.6.1 圆形巷道21.6.2全断面支护21.6.3可缩性支护31.6.4 二次支护32 事故原因探讨42.1 锚杆支护巷道的冒顶事故的原因42.2 冒顶之前的预兆42.3 顶板冒落外力分析42.4 巷道交叉处冒顶事故分析53 顶板事故预兆64 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74.1 合理确定锚杆支护参数74.1.1 预应力控制围岩原理74.1.2 悬吊理论84.1.3 组合梁理论84.1.4 组合拱理论94.2抓好锚杆锚索的安装质量94.3 加强顶板观测104.4 加强三、四岔口支护管理104.5 出现顶板事故预兆要及时处理维护104.6 根据地质条件及时调整支护密度或变更支护114.7 加强井巷的日常维护和冒顶区的管理114.8 加强培训工作114.9 严厉查处“三违”行为125 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136 企业预防顶板事故的对策156.1 强化培训,提高管理技能156.2 严格把关,加强现场管理156.3 健全制度,落实管理责任166.4 严格监管,加大执法力度167 结论18参考文献19摘要随着煤矿机械程度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的提高,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完善,煤矿顶板事故己不是矿山事故的主体,但仍没有完全消灭。锚支护巷道在我们珲春矿区己成为采准巷道主要的支护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锚支护原理和顶板事故原因,减少或避免顶板事故发生。关键词:锚杆;支护;顶板;Abstract: With?the increased level of?coal mining machinery,?to improve?the quality?of employees,?improve and perfect themanagement system,?roof?coal?mine?accidents?are notaccidents?have been?the main,?but?not completely?eliminated.Anchor?Hunchun?mine?tunnel?in our?quasi-mining?has becomethe main?roadway?of the supporting?form,?so we?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anchor?principle?cause of the accident?and theroof,?the roof?to reduce?or avoid?the accident.Keywords:?anchor;?support;?roof;0 前言巷道支护的基本原理是巷道支护(支架或锚杆)与围岩共同承载,并尽量促使岩层形成承载结构。正确地设计和应用锚杆支护,必须对锚杆支护机理有正确地认识,并以完善的锚杆支护理论作为指导。传统的锚杆支护理论有:悬吊理论、组合梁理论、组合拱(压缩拱)理论,最大水平应力理论。它们都是以一定的假说为基础的,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条件阐述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而且力学模型简单,计算方法简明易懂,适用于不同的围岩条件,得到了国内外的承认和应用。1.锚杆支护原理1.1 岩石力学揭示岩石破裂后具有残余强度,松动破裂围岩仍具有相当高的承载能力,围岩既是支护压力的根源,又是抵抗平衡原岩应力的承载体,而且是主要的承载结构体。1.2 支护的作用在于维护和提高松动圈岩的残余强度,充分发挥围岩的承载能力。1.3 围岩支护围岩是支护的对象,支护只是人工构筑的承载结构,无论在过去和现在,这些理论对锚杆支护机理的认识与指导岩体工程实践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与研究手段的局限性,锚杆支护理论至今尚不完全成熟,还不能单独依靠某种理论为锚杆支护做出比较准确的设计。1.4 维护和保持围岩的残余强度一般软岩,在经受水或者风化影响后,强度将降低,所以开巷后应及时喷射混凝土以封闭岩面,防止围岩风化潮解,减少围岩强度的损失;施工过程中的采用光面爆破等技术措施,有利于保持围岩的强度。为提高被加固岩层的强度,在可能条件下尽量提高对顶板的锚固强度。锚固强度越大,围岩形成的承载结构越完整,承载能力越大。1.5 提高围岩残余强度提高围岩残余强度有三个技术途径:1.5.1 提高支护阻力,改善围岩应力状态开巷后应尽快完成支护的主体结构,使围岩由2向应力状态转为3向应力状态,从而提高围岩的残余强度。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及时安设锚杆,防止顶板早期出现离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