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8 卷 第 1 期 V o l. 18 N o. 1
1999 年 3 月 W O RLD GEOL O GY M ar. 1999
斑岩型金矿的概念及相关问题讨论
李 颖 刘连登
(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 13002 1)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26)
胡春生
(南方工业学校, 赣州 34 1000)
摘要 斑岩型金矿是我国第三重要的金矿类型, 但 目前对其认识程度远不如其他类型
金矿, 尤其关于它的亚类划分。依据斑岩金的共生元素或组合及矿石类型, 将斑岩型金矿划
分为三个亚类: 伴生斑岩型金矿、共生斑岩型金矿和独立斑岩型金矿。斑岩型金矿的成矿“深
( )
度相”目前认识不一。笔者认为, 其主体在近地表—浅成 近地表 1. 5 km 范围内。我国独立
斑岩型金矿的矿质硫和铅, 其主体与和它们时空相随、成因相关的火成岩同源, 属壳幔混合
源或下地壳源, 而锶同位素则反映它们属上地壳源。
关键词 斑岩型金矿 分类 成矿深度相 矿质的来源
[ 1 ]
在我国, 斑岩型金矿是仅次于中深脉状型和浅成脉状型金矿的第三重要金矿类型 。对
我国峪耳崖、牛心山、紫金山、团结沟和小西南岔等斑岩型金矿床成因认识上的争议, 主要源
于对斑岩型金矿的概念及相关问题认识上的差异。
1 斑岩型矿床概念的演变
斑岩型矿床的概念一直在演变, 其范围有不断拓宽之势。这是因为斑岩型矿床的矿种,
由铜矿拓宽到钼矿、钨矿、锡矿、铅锌矿、铀矿和金矿等; 也因为对斑岩型铜矿的认识在不断
深化, 出现概念演变是正常发展。
1905 年, 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例斑岩型矿床——宾厄姆( ) 铜矿。但 1874 年已在
B in gh am
其外围开采脉状铅锌银矿, 1897 年在其岩体接触带开采脉状铜矿和夕卡岩型铜矿, 至 1905
年发现岩体内的细脉浸染状铜矿。矿工们在开采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中的细脉浸
( )
染状铜矿的过程中, 起用了“斑岩铜矿” 一词。
p o rp h ry copp er dep o sit
1942 年, 贝特曼提出斑岩铜矿的概念, 并总结了它们的地质特征和经济价值。1970 年,
①
L ow ell 等提出了斑岩矿床的完整定义及蚀变分带模式, 即“二长岩”模式 。他们将斑岩铜
( )
钼 矿定义为, 产于各种主岩的浸染状和细脉状铜、钼硫化物矿床。1973 年, 西里托补充和
② [2 ]
完善了这一模式, 指出了斑岩矿床的顶底特征 。维 ·弗 ·霍利斯特 进一步完善了“二长
第一作者简介 李 颖 女 34 岁 讲师 硕士 矿床学专业
收稿 日期 1998 06 22
① L ow ell J D , Gu ilb ert J M . 斑岩型矿床的水平和垂直蚀变矿化分带 见: 国外斑岩铜矿 地质科学研究院情报
所, 1979: 16~ 6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