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离心通风机轴颈磨损的修复
安雪忠/阳西海滨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韩东太/中国矿业大学
解文军/山西神头第二发电厂
摘要:介绍了某电厂离心式一次风机后轴颈运行中,由于轴承跑内套导致轴颈损伤的原因以及修复工艺,采用手工修研微焊工艺进行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离心式通风机 内套 轴颈 修复
中图分类号: TH432 文献标识码:BRepairing for Abrasive Shaft Journal of Centrifugal Fan
Abstract: The reason of shaft journal abrasion cased by bearing lining unfasten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centrifugal primary air fan in power plant and the repairing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and the repairing is carried out with grinding and fine welding technology by hand. Good effect is got.
Key words: Centrifugal fan Inner bush Axle work Repair
1 引言
某电厂2×500MWBabcock公司生产的单吸离心通风机作为一次风机,每台锅炉设置两台。该风机型号为1854B/1476后向风机,适合输送介质温度低于80℃的空气,叶轮外径为Φ2780mm,风机总长度为9460mm,叶片截面为机翼型,机壳为上、下对开式结构,风机转速为1480r/min,轴功率为2987kW,风量为516530m3/h,风压为19415Pa,采用进口挡板调节[1]。
前、后轴承均为滚动轴承,采用油池润滑,不设润滑油站,其中尾部轴承结构型式如图1所示,轴承与轴的配合尺寸为Φ110H7n6。
1.双向滚柱轴承(SKF 22222) 2.轴承座体 3.轴外端套
4.轴内端套 5.轴隔套 6.轴套 7.开口卡圈 8.油室
图1 尾部轴承结构图
2004年3月13至15日,由于12号一次风机尾部轴承跑内套冒烟导致设备紧停,在1号机组降负荷单筒运行的情况下,采用手工修研微焊工艺进行抢修,修后运行正常,一直到同年底机组小修才对转子进行了更换,很好地满足了电厂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稳发多供的要求。
2 故障分析及判断
2.1 跑内套的征兆
(1)转子运转不平稳,有间歇性跳动;(2)轴承振动增大;(3)轴承温度不高;(4)间歇振动时,声音有颤动,但不易判别。总结以上几点,判别时应以振动为主,特别是与平时振动值相比较,表现出初期振动无规律,振动值时大时小,但在每一振动区间都能停留一段时间。当轴承振动值突然增大较多,且无法分辨声音是否属严重的噪声时,跑套现象已很严重,随时都会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处理。
2.2 跑内套的原因
2.2.1 转子各种原因造成的振动值超标是跑内套的外部原因,特别是轴系水平度、弯曲度超标、轴颈椭圆度超标或有不平整现象,这时轴系的转动不能在两轴承的中心线(范围)内进行,轴系中心相对于转动中心的高点将给予轴承切向的突然的冲击,正是这一切向力所产生的力偶使轴套产生不应有的转动。
如图2所示,图中O为轴系中心点,当运转平稳时,转轴沿圆周方向的受力是平衡的。当转子产生不平衡力时,中心偏移到e点,这时就会产生一个冲击力偶,它首先施加于轴颈与轴承内套结合面上,当该结合面处摩擦力矩不足以克服不平衡力矩时,该结合面处就会产生转动,亦即跑内套。
当轴颈与内套结合面紧力足够时,不平衡力将向外圆传递,这时由于轴承滚道的缓冲作用,力矩将减小,而当轴承外套与轴承座紧力松驰时,将产生跑外套现象。正常的要求是所有的不平衡力矩都消化在轴承的滚道上,也即轴系的转动圆周上,所以轴系的转动圆周应是一个在一定范围内跳动的折线圆。
图2 转子运行中不平衡力示意图
2.2.2 轴承的各装配紧力预留不足、轴承本身的缺陷是产生跑内套的内部原因。由于轴系转动时其圆周成折线的原因,运行中轴系将始终产生一定的冲击力矩,当装配面上摩擦力太小时,也会引起不必要的相对运动,产生跑套现象。如果由于轴承本身缺陷造成滚道与内圈不同心,运行中的研磨作用将会加强不平衡冲击力矩,导致跑套现象发生;轴承缺陷还包括使用超标返修轴承。
2.3 跑内套对轴颈的损害过程
跑内套现象只在冲击力偶产生时才会出现,相对转动也只发生在相对转动的轴与轴承内套两面上,所以在相对转动面上的磨损将是首发的、最大的。
如果冲击力偶是由于轴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