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德育工作 一、德育的概念(大德育)与意义 二、德育目标和内容 三、德育过程 四、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五、当前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创设适宜的思想品德教育情境,通过学生主体的建构,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提升的教育活动。 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五个方面。 中小学德育的重点是道德教育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会因求免于刑罚而服从,但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会知道羞耻并且可以走上正善之途。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中小学德育的途径或组织形式 (一)各科教学 (二)课外、校外活动 (三)社会实践活动 (四)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及其活动 (五)校会、班会、周会、晨会 (六)班主任工作 道德课 直接的道德教学:通过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 道德课在实施德育上的优点 ●在学科教学日益智育化,且未寻找到有效的办法通过学科教学实施德育的形势下,单独设立道德课,至少可以使学校德育的实施在课程和时间上得到最低限度的保证。 ●开设单独的道德课,有利于系统地全面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道德课质疑 ●德育内容不能限制在一套固定的课程里进行教学。 ●安排一门独立的课程实施德育,道德教学不免流于宗教式的说教或劝诫,沦为道德灌输。 ●难以确定谁有资格担任道德课教学。 ●道德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 ●道德课的教学效果不佳。 学科教学的德育机制 间接的道德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和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的道德影响。 1.教学内容中的德育 (1)教材明显的思想内容 (2)教材暗含的价值取向 (3)教师的课程价值观 2.教学过程中的德育 (1)渗透在教法中的道德影响 (2)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道德表率作用 (3)课堂生活气氛的道德感染力 教材暗含的价值取向 男性中心 成人中心 官本位 面向过去 教师的课程价值观 功用主义价值观:把教材看成是谋求个人或社会福利的手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为完满的个人生活或社会生活而学习。 内在价值观:把教材看成是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探究欲望以及促进理性进步的手段,鼓励学生学以致知,并在求知求真中获得乐趣。 渗透在教法中的道德影响 学科教学如果一味地灌输,其重心如果放在学生被动的学习、自私的吸收和排他性竞争上,学生养成的将是个人主义的意识和习惯。 学科教学的重心如果放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贡献、相互合作和互惠共享上,学生养成和不断发展的将是民主生活的意识和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道德表率作用 民主教育的最佳方式是教师以民主作风对待学生,教育学生平等待人的最好方式是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教育学生关心他人的最有效方式是教师关心学生。教师在课堂生活中对待学生的态度和作风,对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远胜于他们口头上的道德教导的影响。 课堂生活气氛的道德感染力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将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中敌意里,他将学会暴力;如果孩子生活在嘲讽里,他将学会害羞;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耻里,他将学到罪恶感。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里,他将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将学会欣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里,他将学会处事公正;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感里,他将学到信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将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被接纳和友谊中,他将学会喜爱这个世界。--诺尔特(D.Nolte) 二、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基本任务: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主要内容:(略,见P209) 三、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知 情 意 行 (二)学生品德是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发展 (三)学生品德是j教育和自我教育中形成发展 (四)学生品德是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 四、德育原则与方法 德育原则 (一)现实性与方向性原则 (二)因材施教原则 (三)知行统一原则 (四)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德育方法 (一)说理教育 (二)榜样示范 (三)实际锻炼 (四)情境陶冶 (五)自我教育法 (六)品德评价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docx VIP
-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word全面版) .pdf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讲培训).pptx VIP
- 监察法试题库完整.doc VIP
- 水稳运输车驾驶员安全技术交底.pdf VIP
- 外墙保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林草--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pdf VIP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共3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矿产行业审计风险分析报告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