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分布特点及其影响。 1.三圈环流的形成 (1)如果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且地球表面的物理性质是均匀的,那么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而产生的高低纬度热量不均,会导致在赤道和两极之间形成闭合环流,即赤道处形成上升气流,两极处形成下沉气流,近地面空气由两极流向赤道,高空空气由赤道流向两极。如下图所示: (2)考虑地球的自转,大气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将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主要特征 (1)气压带 (2)风带 注意:①低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 ②高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大陆东部因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 3.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如下图所示: 1.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季节变化 由于地球表面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及陆地表面形态的高低起伏,气压带并非都呈带状分布。其中南半球因海洋面积占优势,地球表面性质相对均一,纬向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30°S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而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割为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具体如下表所示: 2.季风环流——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 (1)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成因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月份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又称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低压中心(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低压中心(冰岛低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影响,大气由亚洲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和赤道低压,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西北季风,在南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北季风,如下图。 7月份,在北纬3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又称亚洲低压)最为突出,使分布在此处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印度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高压中心(亚速尔高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影响,大气由北太平洋的高压中心吹向亚洲大陆,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南季风。对于南亚地区来说,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位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跨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如下图。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 注意:下列地区的风向要特别注意: 日本及俄罗斯东南太平洋沿海——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北印度洋沿岸和我国南海沿岸地区——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 澳大利亚北部——夏季(1月):西北风;冬季(7月):东南风。 1.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从全球范围看,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如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的平衡。 2.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受气压带、风带移动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世界气候的分布与大气环流、洋流、太阳辐射的关系 (2010年济南统考)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在②风带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类型、性质和方向可能是( ) A.风海流 暖流 自西北向东南 B.补偿流 寒流 自西南向东北 C.补偿流 寒流 自西向东 D.风海流 寒流 自西向东 [解析] 由图可知,①和③均为低纬信风带。二者之间为赤道低气压带,其控制下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②风带为南半球西风带,在其吹拂下形成自西向东流动的西风漂流,为寒流。 [答案] (1)B (2)D (2010年广州二测)读下图,影响多年0℃等温线分布东西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全球变暖 [解析] 图中多年0℃等温线东部地区向北移动较多,而西部地区除西安附近移动较多外,其他地区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东部以平原为主,受全球变暖影响明显,而西部受山地影响,南北变化不大。 [答案] C 一、单项选择题 1.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解析] 纬度60°处有①②两支气流相遇,①气流爬升在上。因60°附近中纬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中纬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84绿色化工艺之路铬鞣废弃物回收利用.pdf
- %86%9C分离技术在电镀废水零排放上应用.ppt
- %B8%AD热网监控系统中央站软件使用说明书.pdf
- &PACMBR处理微污染地表水中试的研究.pdf
- __聚氨酯弹性纤维生产及质量控制.ppt
- _相变对多孔氮化硅陶瓷介电性能影响.pdf
- “中期的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有效整合策略的研究”.doc
- 《3MX汽机房桥式起重机整机性能试验》方案.pdf
- 《面向对象技术高级课程》- 软件方法学现状.pptx
- 【备战2014】福建省泉州市小岞中学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二十九章 图形分割类问题.doc
- 【化学】3.3《羧酸_酯》_课件_(新人教版选修5).ppt
- 【经管类】双控节能继电器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
- 【与名师对话】高考化学总复习(JS版)《10.4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课件.ppt
- 0sw%ntqqLED照明调光设计方案.doc
- 1,1′-联-2-萘酚及衍生物合成定搞论文.doc
- 1,3-双(二烷基膦甲基)苯(烷基=Et,Me)和铂(Ⅱ)钯(Ⅱ)、镍(Ⅱ)配合物合成及表征.pdf
- 01大跨度预应力空间斜拉弦圆管桁架穹形屋盖施工技术.doc
- 1金属切削加工热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理论及关键技术的研究.pdf
- 01-桥面板对悬索桥钢管桁架梁受力影响的研究.pdf
- 2.2.1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分布.ppt
最近下载
- 2024年攀枝花市西区网格员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攀枝花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物业项目经理业务能力提升培训课件.pptx VIP
- 住院患者跌倒发生原因分析鱼骨图.ppt
- 2024年攀枝花市东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DCL-32型捣固车常见故障及处理.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培训课件PPT.pptx VIP
- 【西门子】SIMATIC NET_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SCALANCE XB-200 操作说明.pdf VIP
- fqc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品管圈扁桃体术后饮食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