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学通报 , ():
M##K ? S SO U SOP
!#$%% ’())%*#$ +, ’+*-$.
!!!!!!!!!!!!!!!!!!!!!!!!!!!!!!!!!!!!!!!!!!!!!!!!!!!!
荒漠沙生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展望!
周海燕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 兰州 !#### )
摘要 荒漠沙生植物是在极端干旱、贫瘠、强风沙流等条件下生长发育的一些植物种类,它们不仅具有
较强的抗逆能力,而且在其脆弱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关荒漠沙生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早在上世纪初即已开始,随着测试手段和测定方法的不断改进,
近年来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随着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生态环
境建设的需求,迫切需要加强沙生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的深度和研究的系统性。本文就沙生植物生理生
态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国内外有关植物抗逆生理生态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并对今后沙生植物生理生
态学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关键词 荒漠沙生植物,生理生态,气候变化,抗逆机制
!##$% ’() (%* +$#),$-./$ 01 2-03,45).0607.-(6
8$)$(#-4$) .% +)(990,45$)
$%’ %()*+(,
( ,
!#$%%’ ()*)+ ,-$)+./)0#1 2)*)#+3 !#.%0 4%15 #05 6+.5 2)7.%0* ,08.+%0/)0 #05 ,07.0))+.07 2)*)#+3
, , )
90*.’) :) 4.0)*) 63#5)/; % !3.)03)* -(,./01 !####
:;)#(- 234356 74(8807/964 (53 7:(,64 :);), ), 3=65383:9 59 /(?)6(64 @)6/ 7005 40): (, 4650,
,
@), A B/39 ,06 0,:9 /(;3 /)/ C(7(C)69 0D (,6)*(;354)69 ?16 (:40 7:(9 ( ;359 )87056(,6 50:3 ), 414*
6(),,), 6/3 46(?):)69 0D D5():3 3(, 6/3 534605(6)0, 0D 35(3 3C0496384 A E343(5C/34 ),
6/3 3C0*7/94)0:0)C(: C/(5(C635)46)C4 0D 74(8807/9634 46(563 (4 3(5:9 (4 6/3 ?3),,), 0D 6/3 :(46
C3,6159,
(, ( 53(6 (801,6 0D (C/3);83,64 /(;3 ?33, 0?6(),3 5343,6:9 @)6/ 6/3 C0,4)463,6 )8750;3*
83,6 0D 5343(5C/ 836/04 (, 3F1)783,6 A G)6/ 6/3 3;3:0783,6 0D 5343(5C/ ), 3C0*7/94)0:09 0D
, ,
7:(,64 ), (;3543 3,;)50,83,6 (, 6/3 ,33 0D 3,;)50,83,6(: 75063C6)0, 05 53C0,4651C6)0, )6 )4
75344),:9 ,3C344(59 60 3,/(,C3 6/3 3C0*7/94)0:0)C(: 5343(5C/ ), 34356 74(8807/963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物第三第四章教案.doc
- 高中生物一轮高效复习全套之 选修 第1章 章末整合与检测.ppt
- 高中生物重要语句归纳(二).doc
- 高中数学 3.1.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4课时)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ppt
- 高中数学 《参数方程概念》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4-4.doc
- 高中数学【配套Word版文档】7.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doc
- 高中数学分章节训练试题:39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1.doc
- 高中数学讲义-极坐标与参数方程.doc
-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向量及教学.doc
- 隔震技术在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中应用的研究.pdf
-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1998-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pdf
- 黄河三角洲沉积体工程不稳定性.pdf
- 黄石市夏季昼间大气PM.10与PM2.5_中有机碳_元素碳污染特征_刘浩.pdf
- 黄石市夏季昼间大气PM_10_与_省略_2_5_中有机碳_元素碳污染特征_刘浩.pdf
- 黄土高原区不同植物凋落物搭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影响.pdf
-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影响.pdf
- 黄土丘陵区论文: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状况下土壤生物结皮对土壤生物学性质影响.doc
- 黄土丘陵区人工灌木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演变.pdf
- 黄土区六种植物凋落物与不同形态氮素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影响.pdf
- 黄土区六种植物凋落物与不同形态氮素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影响07873.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