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矿法在天马山硫金矿床中的优化应用.pdf
SerialNo.477 现 代 矿 业 总第477期
nu 2009 M0RDEN MINING 2009年 1月第 1期
Ja au
一 ~ … . 一 : … 一 一 … 一 一
留矿法在天马山硫金矿床中的优化应用
李不骄 方春根
(铜陵有色股份天马山黄金矿业有限公司)
摘 要:天马山硫金矿床主要采用空场嗣后充填法和留矿法。为了降低采矿贫化率、损失率,
多回收资源,根据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赋存情况并适应硫、金矿分采分出提高选金回收率的生
产要求,优化改进 了留矿法在两类不同条件下的应用。
关键词:下向分层浅孔留矿法;无底柱上向切顶留矿法;天马山硫金矿床;结构参数优化
中图分类号:TD85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9.5683(2009)01-0077-03
1 概 述 天山硫金矿床有大小硫矿体47个,其中42个矿体
天马山硫金矿段于 1984年开拓探矿 ,1988年 含有金矿体 ;天马山硫金矿床有大小金矿体 44个,
正式开采 (混采),先后进行过三次扩建和改造,形 大小硫矿体39个。主要赋矿层位为石碳系黄龙和
成了+5、一25、一55、一95、一135、一175m等6个生 船山组碳酸岩石中,除 I、Ⅱ矿体及部分小矿体呈囊
产中段 ,采矿方法主要采用空场嗣后充填法。根据 状、简状、透镜状外,其它矿体主要受层位控制,呈层
湖南长沙研究院对硫金矿床采矿方法的试验研究和 状、似层状产出,矿体分布走向大致为南一北向及北
铜陵有色设计院2004年初设计的 《天马山硫金矿恢 北西-南南东向,倾向大致为正东及北东东方向。
复生产方案设计》,改变原来硫、金矿混采为以采金 矿体赋存部位受地层层位控制明显,大体有三
为主的设计方案,现主要生产中段为 一25、一55、 种 :主要赋存于黄龙组下段 自云岩及其与上下岩层
一 95、一135、一175和 一215,一255m为开拓水平, 构造带中;其次赋存于黄龙组上段至栖霞组底部的
采 、选能力为700t/d,年采选量 23.1万 t,选矿方法 大理岩中;另外还受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控制。受
为浮选、重选 ,产品方案为金精砂和硫精砂。为适应 地层层位控制的矿体,其形态较为简单,以似层状产
硫、金矿分采 ,提高选金回收率,多回收深部黄金资 出为主,少数呈透镜状,矿体总的走向为近南北向或
源,在原有采矿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并优化、改进了留 北北东~北北西向,倾向为东、南东东或北东东,倾
矿法在两类不同条件下的具体应用。 角在 一95m中段 以上较缓,一175m 中段 以下较陡;
2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受接触带控制的矿体,形态较为复杂,矿体产状受接
2.1 地质条件 触带产状控制,大多呈锅底状产出。
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北东部的下扬子台褶带之 矿床内主矿体均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矿
贵池一繁昌凹褶束中部。地层从古生代奥陶系至新 体顶板大理岩富水性弱 ~中等;底板角页岩属相对
生代第四系皆有出露。矿区内的主体褶皱构造为总 隔水层。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与矿床地下水无
体轴向42。的铜官山背斜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矿床 大的联系。矿床水文地质类型为 以溶蚀裂隙为主
范围内的成矿前断裂主要有走 向20。一24。、倾向北 (溶洞为辅)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西的F 逆断层,走向近东西的F,:、F,性质不明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