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手法治疗颈椎病例疗效观察.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法治疗颈椎病例疗效观察.doc

手法治疗颈椎病92例疗效观察 作者:柴宏侠 柴茜楠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按摩针灸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 1 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2004级本科,河北石家庄 050091 【关键词】 颈椎病 按摩 穴位按压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系指由椎间盘变性而引起椎体及附近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而致的颈神经根、脊髓、血管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1997-06—2000-05,我们采用手法治疗颈椎病92例,并配合牵引、颈复康颗粒治疗8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78例均为本院按摩针灸科患者,门诊96例,住院8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2例,男38例,女54例;其中神经根型52例,椎动脉型13例,交感神经型10例,混合型17例;病情轻重:轻度56例,中度24例,重度12例;年龄13~65岁,20岁5例,20~30岁15例,30~45岁29例,45~65岁41例,65岁2例,平均39.5岁;病程<5年66例,5~10年10例,10~15年7例,15~20年5例,20年4例。对照组86例,男40例,女46例;其中神经根型49例,椎动脉型12例,交感神经型9例,混合型16例;病情轻重:轻度52例,中度23例,重度11例;年龄23~67岁,20岁4例,20~30岁14例,30~45岁20例,45~65岁40例,65岁8例,平均45岁;病程5年54例,5~10年9例,10~15年15例,15~20年6例,20年2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诊。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史。②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③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④颈部活动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下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⑤X线正位片显示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MRI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准备手法[2]   患者坐位,按压患侧合谷、阳溪、阳谷、曲池、小海穴。    治疗手法[2]   ①按压患侧天鼎、缺盆穴。②术者两手拇指沿两侧颈后肌向下滑行至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两侧处,两拇指指端相对,用力横向按压,患者头部同时后仰倾斜,按压30 s,然后在两侧肩上部由颈根部至肩井穴处分3点按压。③按压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讠意讠喜俞、极泉、曲池、小海穴。④术者左手4指置于患者右肩上,拇指顶住肱骨颈后侧,右手持腕向前外侧拔伸,同时左手拇指顶住肱骨颈后侧向前顶送,患肢再向后伸,反复数次。以患者肩为中心,右手持腕先做顺时针方向旋转,再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反复数次,然后再持腕用力向前拔伸上肢4~5次。⑤术者两拇指放于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穴两侧,先向中线推挤,再滑向上,继而向下,用力按压30 s。起手时向上压挑,并向外旋转放松。⑥术者在患者背侧,两前臂尺侧置于患者两肩上,用两手掌托住两侧下颌,拇指顶于患者枕骨下后侧凹陷处—风池穴,用力向上拔伸头部,拔伸时头稍向前倾,1 min后逐渐放松,拇指在原处向外旋转。然后两拇指在颈后肌两侧向中线对挤并向下滑行,对挤至第7颈椎平面为止。⑦嘱患者两手用力抓住坐凳,术者仍依原式抱住头部两侧,拇指置于身后,向前上方牵引颈椎,30 s后,在牵引下将头先向健侧徐徐旋转45°,再徐徐转向患侧45°,然后再转回中位。在轻度牵引下,将头前屈、后伸,继而在稍前屈位,将头再作左右旋转各1次,不过其旋转速度稍微加快一些。最后全部放松,恢复原位。⑧术者立于健侧后部,左手扶于头顶,右手扶住患侧肩顶部,两手向相反方向分离,以牵拉其右侧颈部。同法施于左侧。⑨术者两拇指放于第一胸椎棘突两侧旁开1 cm处,两拇指向中线挤压,挤压至中线时,拇指向上向外旋转,向下滑行,对挤至第12胸椎平面为止,反复2~3次。⑩术者两手分别搭在两肩根部,拇指在肩后侧,四指在肩前侧,用力抓捏两肩肌肉,并向外侧滑行抓捏至肩峰为止,反复3~4次。每日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2 对照组   采用自制枕颌套及牵引架进行牵引,患者坐位或卧位,头部中立位或向前倾5~20°左右,牵引质量为3~5 kg,每日1次,每次牵引30 min,15日为1个疗程。配合药物颈复康颗粒(承德中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2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