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本文档下载自HYPERLINK 360文档中心,更多免费文档请访问网址
HYPERLINK /doc/info-eb7be94dcf84b9d528ea7a6c.html /doc/info-eb7be94dcf84b9d528ea7a6c.html
电流负反馈电路的输出电阻计算方法探讨
·116·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2月第7卷第4期:理工
(),JournalofYantzeUniversitNatSciEditDec.2010Vol.7No.4:Sci&En g gy
电流负反馈电路的输出电阻计算方法探讨
熊俊俏,戴丽萍
()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结合具体的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实例,比较了3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提出了电流负反馈的输出电阻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对深入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负反馈放大电路;电流负反馈;输出电阻[中图分类号]TN721.2
[)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0411603--N-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是模拟电路的重点与难点。关于负反馈电路的分析计算,有多种分析方
1]2]3~6]
、受控源模型[、微变等效模型[法,如传统的拆环分析[等,而电流负反馈电路的分析计算,相关
文献介绍并不是特别明确,特别是其输出电阻的计算,大多采用定性分析或直接引用深度负反馈而回]则从实验方法验证电流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也只是定性分析。笔者采用3种不同避,文献[7
的方法定量分析了电流负反馈输出电阻,并针对拆环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电流负反馈输出电阻的分析方法?。
1 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输出电阻的分析
负反馈放大电路并非总是深度负反馈,对一般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也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图1所示,反馈电阻Re组成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该电路一般并不处于深度负反馈。因此,该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3个参数不能近似分析,下面分别采用微变等效电路、受控源等效电路和负反馈的拆环方法进行分析。1.1 基于微变等效电路的分析
图1的负反馈放大器结构比较简单,通常情况下
4~6]
(可直接采用微变等效电路计算相关参数[注:输
图1 共射放大电路
。出电阻暂不考虑电阻Rc的作用,下同)
电压放大倍数:
oL=-
ur1+β)Reibe+(
输入电阻: Av=
////(rRbr1+β)Re) i=Rb12be+(
输出电阻:
()1
()2()3
r′1+gmR′r o=Re+(c)ce
////式中,R′RL;R′rrgm=βL=Rce=Rebe;be。
1.2 基于受控源模型的分析
对于共射放大电路,还可以采用受控源模型进行分析。
反馈电阻Re一方面将输出电流I同时输入端电流i均o反馈到输入端,b在输出回路上也产生了电压,
收稿日期[--
,男,1作者简介]熊俊俏(1966988年大学毕业,副教授,博士生,现主要从事电子技术与应用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2008037;X201020 ?武汉工程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考虑为受控源。将图1的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改为双端口网络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vrbe=ibbe。
)和式()相同根据图2,通过计算可获得与式(12下面重点计算输出电阻。的表达式,
将图2中的输入端短接,输出负载开路处理。有:
IvrIRe+iRe Uo=(o-gmbe)ce+ob
rRe=I -ib(be+Re)o)代入式(),将式(有:54
()4
()5
r o=
UoRe
Re-gmrr=rce+Re-(beceIRe+robe
()′1+gmR′r6=Re+(e)ce
图2 双端口电路模型
)),比较式(和式(采用微变等效电路、双端口网36络模型得到了一致的结果。
1.3 基于传统拆环分析法的输出电阻计算
)、式()无法体现出负反馈深度的影响。为了式(36更好理解负反馈的作用,特别是复杂的多级负反馈电路,大
1~6]
,可得到如图3所部分采用拆环方法分析。根据拆环法[
示的基本放大器电路和反馈网络(注:不考虑偏置电阻Rb1、,如图3()和图3()所示。Rbab2)
)的基本放大器,得互导增益:根据图3(a
ob()7=()=urribe+Reibbe+Re()的反馈网络,/根据图3得反馈系数:bFR=UFIo。
反馈深度: Ag=
图3 拆环后的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
e)cbe(()FR=1+8 1+Ag=rrbe+Rebe+Re
]从负反馈的角度分析了该放大电路的参数,文献[其中闭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分别与式4,5()、)一致,式(但输出电阻的计算大多采用近似处理,即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