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潮龙诗歌意象审美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黄潮龙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 □郑柳娜 【摘要】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具体载体,在《黄潮龙诗选》中,诗人借象以寓意,对错觉与幻觉化意象的运用十分丰富。此外,诗句中对意象的结构与组合也比较奇特,如意象的并列与印证、抽象概念的意象化以及通感手法的运用具有一定特色。 【关键词】意象 错觉 幻觉 通感 并列 意象是诗人以词语为物质外壳、以情感为内在意蕴的含意之象,是诗人主观情志的具体载体。台湾诗人余光中对意象的定义做过这样的阐述:“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1】在《黄潮龙诗选》(以下简称《诗选》)中,诗人就运用了大量丰富的意象来抒发内心感情,最后达到“得意忘象”的境界。下面,笔者将就诗人黄潮龙对意象的独特创造、组合以及运用的技巧进行分析。 一、意象的错觉与幻觉 艺术审美领域之所以不等同于一般的现实生活,就在于它是一个“对象化”的世界,是诗人创造的意象的世界。诗人从一般的物象游离开来,将其错觉化、幻觉化,并脱离意象进入精神的领域。在黄潮龙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错觉意象和幻觉意象特征,诗人不按照客体对象的概念来对待它,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重新规定它。 1、审美错觉性意象 由以往的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对眼前的意象的印记,可以产生变异的艺术意象——错觉意象。这种错觉,导诱出的是异化审美意象,恰恰正是这种弄假成“真”,歪打正着,创造出一种新颖独特的审美意趣,从中获得意外的快感和满足。如《拭试镰刀》: 金属的锋芒/在刈者的感召下/穿越荒芜,穿越青涩/进入土地激动的喘息/于泥味被翻得最香的季节/和大地一同呼吸/以手拭镰/被磨亮的太阳长出芒刺 以人们正常的感觉,根本体会不到金属的锋芒是如何“穿越“的,而土地也不会“喘息”、和“呼吸”,太阳也不可能“长出芒刺”。在这里诗人所描绘的这幅画面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情景,若是固守“写实”的原则,这首诗就似乎是荒诞不经的了。但是对于善于用直觉把握审美对象的读者来说,则可以凭借自己的感受能力,领悟诗歌的内涵。诗人在这里是通过对这一系列意象的错觉化来表达对成熟和丰收的幸福体验。 此外,像“沉默冷漠的石头因而微笑/松散的水泥/摇曳的钢筋终于拥抱”(《特区打工仔》);“花朵、泥香、瑟音、草气/氤氲成少女半眠半昧的睡姿”(《春》);“我悄无声息,象鱼儿静静地呼吸/聆听一株海底植物成长的声音/不惊动沉睡的同伴”(《夜晚》);“置身于锦绣中华/但觉凤凰之翼/正在我的身上生长”(《深圳锦绣中华漫步》);“乡愁是环村的小溪/时时将故乡紧抱/乡愁是一只盲鸟/飞不出一堵沉沉的黑墙/夜很苦恼/何处有洗涤积物的晨风”(《夜晚》)等,都是诗人对意象的一种错觉化。在《诗选》中,具备错觉性的意象不胜枚举,它们是诗人为表达某种特定的心境,对客体意象采取的一种人为的错觉的关照态度,以造成意象的“变形”,产生一种在一般的意象感受下所不具备的强烈艺术感受。 2、审美幻觉性意象 与错觉意象不同,幻觉意象是完全抛开客观实在的物象而去“以情唤景”。幻觉意象的具象载体是幻想,常用以表现诗人一刹那间的幻觉或错觉。所以,幻觉意象的主观性极强,意象的变形也较多。例如:《站台》: 我既紧张又激动/一个细胞接一个细胞/在膨胀,有些呼吸困难/爱情、诗歌、幸福在不停奔跑/不远处,站台正在招手 “爱情”、“诗歌”、“幸福”谁也没有见过,它们是不具形态、声色且不可见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它们却像是长着腿“奔跑”过来的具体物象,令读者感觉它们可以是一丝风、一缕阳光、或者是身边任何的东西。因为当列车把心上人送到站台的时候,“我”的心情十分愉悦,并把这种愉悦外扩,产生幻觉化的审美,感受到身边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 在《诗选》中,我们看到的类似的幻觉意象还有:“我们都是些质朴善良的孩子/就这样受伤并且倒地/同时默默为自己的过去感动不已/而后再度爬起/一任足音由远而近地穿透灵魂”(《春》);“沿着通幽的思路/总让你信手丢下的意境/打湿了灵魂”(《读李白》);“云水深处/机声渐渐响亮/有船头少女纵情长笑/笑声在水中开花”(《 过龟山古渡》);“双手划动一种凉爽的情绪/姿势优雅风流/蛙泳、蝶泳、潜泳……”(《夏天,我在榕江游泳》)。在现实中,“灵魂”没有形状,也就无所谓“穿透”;“意境”也不可能被“打湿”;“笑声”也不会“开花”;“情绪”没有厚度,也无所谓的“凉爽”。这些意象都是没有形状的,但是诗人在对客体深入体验后,却通过幻觉化来把它们生动地刻划出来,让它们可感可触。 二、意象并列与印证 1、意象的并列 意象的并列,就是不通过任何连接词语,而以排比或隔行反复的形式,把许多不同的意象用同一句式排列在一起,形成一种强有力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