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pdf
财经问题研究 Serial
N。IIlber9(General
第9期(总第370期) No.370)
2014年9月 ResearchOilFinandalandEconomicIssues September,2014
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
吕 丹1,叶 萌2,杨琼2
(1.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2.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升和发展,但是在喜人的数字背后,却隐
藏了很多会引致中国社会进一步非均衡发展的新的问题。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新型城镇化
成为了中国经济和社会进一步良性发展的重要栽体。因此,如何在内涵不断丰富的前提下提升
城镇化的质量.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选题。本文正是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态建设等新型
城镇化的社会和生态内涵。在系统梳理既有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和发
展式的评价:进而针对既有评价体系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更加完整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
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F299.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9-0072-07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粗放式的城镇化进程和质量评价指标已经不能反
了一个低起点、高增速的历程,目前城镇化发展 映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
已进入快车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以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将新型城镇化的
常住人El来计算的话,我国的城镇人15已经由重要内涵,如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建设等内
2002年的5.02亿人,增加到2012年的7.12亿容。都客观地涵盖在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
人,城镇化率也相应由36.09%上升到52.57%.系当中。
以每年平均1.35%的速度在增长。从表面来看. 一、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沿革综述
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52%的平均水平, 2005年,国家城调总队福建省城调课题
但这一数据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现有评价指标 组[2]的研究成果虽然并没有涉及到新型城镇化
体系多偏重于人口本身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 的概念,但是他们建立的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在
涉及公共服务均等化及环境生态等内容则相对较 当时来看是比较完整的,包括了经济发展质量指
少。如果按照户籍人15,依照政府提供的教育、 数(0.24)、生活质量指数(O.17)、社会发展
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来计算的 质量指数(0.15)、基础设施质量指数(O.16)、
话,我国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5%q6%。这种生态环境质量指数(0.16)和统筹城乡与地区
收稿日期:2014-06-2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跨行政区域流域治理中的多层次公共管理问题研究”(10YJC630173);辽宁省社会科
学基金重点项目“辽河、凌河等流域治理保护综合研究”(L11A,IID04)
叶萌(1990一),女,辽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统计学研究。E.mail:leafss@yeah.net
杨琼(1990一),女,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统计学研究。
万方数据
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 73
发展指数(0.12)(括号内为各项所占的权重)。系时更多关注生态、社会保障和城乡一体化等方
从以上指标中可以看出,经济发展质量是衡量城 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