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徐光启2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 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徐光启;一、徐光启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1600年前后的中国科学。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时期有: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完稿,1596刊刻);潘季驯《河防一览》(1590);程大位《算法统宗》(1592);朱载堉《律学新说》(1584);宋应星《天工开物》(1637);徐霞客《游记》(1640)。但是,这些工作与同时期的欧洲相比,无论从知识总量还是学术创新,已经开始出现差距。所以,中国的科学正是从16、17世纪开始落后于西方。也正是在这一社会与学术背景下,更突显出徐光启工作的伟大意义。;二、徐光启 1、生平 徐光启( 1562—1633 )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县人。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崇祯五年(1632年)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1582年利玛窦进入中国,初在广东,后于1601年到北京,向万历皇帝进呈自鸣钟等物,并以迎合中国风俗习惯和传播西方科学知识等方法作为手段,结识了当时的礼部尚书徐光启等人。徐领洗入教,取名保禄。 重视农业 自号“玄扈先生”,以明重农之志。玄扈原指一种与农时季节有关的候鸟, 古时曾将管理农业生产的官称为“九扈”。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至三十八年(1610年),徐光启在为他父亲居丧的3年期间,就在他家乡开辟双园、农庄别墅,进行农业试验,总结出许多农作物种植、引种、 耕作的经验,写了《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 图说》等农业著作。徐光启之所以能够在杂采众家的基础上兼出独见,是与他的勤于咨访,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和破除陈见,亲自试验的科学态度分不开的。 除农业外,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军事、测量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徐光启研究范围广泛,以农学、天文学、数学为突出。较早从利玛窦等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并介绍到我国,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编著《农政全书》,主持编译《崇祯历书》,译著《几何原本》等。 ; 利玛窦对一些细节进行探索:是否应学习中文?是否应该穿着中国人的服饰?能否用中文做弥散?能不能吸收中国人加入耶稣会?甚至做神父?如何为女信徒施洗? 不同文明的接触与融和需要何等的勇气。;徐光启和利玛窦(绘画) 利玛窦等采取“文化适应”策略,艰难传教。 徐光启入教的动机之一是认为“用从来的思想体系不可能拯救尘世”,摸索新的思想形态,解决如何“拯救尘世”的答案。同时被新鲜的科学知识所吸引而期望以此来富国强兵的“开明开放”、“锐意改革”。 利玛窦发往欧洲的报告中称:“1604年,我们的友人徐举人光启,来到北京,是当时教友中最出色的人物。”;2、贡献 1、《农政全书》60卷,总结中国古代农业经验。全书分做十二门,包括农本、田制、水利、农器、农时、开垦、栽培、蚕桑、牧养、酿造、造屋、家庭日用技术以及备荒救荒(荒政)等方面。重点在开垦、水利和荒政等几项,篇幅占全书一半以上。这几项农政在过去农书中都没有系统叙述过。徐光启生前因随时增补而没有出版,他死后不久才由他的门生陈子龙整理增删公开刊行。总结了“秦凿泾为渠,又关西有郑国、白公、六辅之渠,外有龙首渠,内有史起十二渠,范阳有督亢渠,河北有广戾渠,朗州有右史渠,今怀孟有广济渠”等等经验,认为必须“因其地利水势,继此而作,益国富民,可见速效”。他对于开井也很重视,认为是“水利之中所不可缺者”。 ;2、翻译《几何原本》6卷。 与利玛窦合作,翻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前6卷,为中国最早翻译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梁启超誉为:“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作。” 徐光启的翻译质量很高。文字通俗易懂,错误很少,一次翻译就成定稿。首次翻译拉丁文的数学书,一切汉文名词极少成规可循。我们可以想象,徐光启的翻译工作是多么困难,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创造性劳动。译本中许多数学上的专门名词和术语,如几何、点、线、面、平行线、钝角、锐角、三角形、四边形、斜方形等等,都是由徐光启首先使用而确定了下来。其中一字不变而且意义与现在相同的数学名词有20个之多,这些名词含义十分贴切,一直沿用到今天。这是徐光启对我国数学发展的又一功绩。徐光启预料将来“必人人而习之”。后又翻译传教士熊三拔的《泰西水法》。; 利、徐合译的前六卷,成书在万历34年(1606年),距离第一部英译本不过30余年,还不很落后。前六卷在中國数学界发生了很大的冲击,之后,中國算学家就不断研究几何学,以补救以往偏重代数之失。但是由于雍正禁教与中西礼节的争执中断了西学的输入,这部书后九卷的翻译竟迟了两个半世纪,对中国造成的损失何等重大。假如《几何原本》全书15卷皆能在利、徐手上完成,那么中国基础科学的进展,又将另当别论了。;3、《崇祯历书》100多卷。徐光启力图融会中西科

文档评论(0)

湘雅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2014230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