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闽南童谣》有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闽南童谣》有感.pdf

综合研讨 读《闽南童谣》有感 黄诗箴 厦门大学 摘 要:阅读了二零一四年五月七日出版《闽南童谣》深有感触,认为一是《闽南童谣》是流行于闽南地区的闽南语韵文作品,是以汉 语方言为载体的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二是使用具有“古汉语的活化石”之美称的闽南语;三是记录了闽南地区的历史变迁,描绘了 闽南地区风俗民情和社会情形;四是随着闽南人的迁徙而获得传播;五是是由闽南人用闽南语口头创作并口口相传的韵文作品;六 是力求从方便各类读者的角度出发。 关键词:闽南童谣;有感 2014年5月7 日,由上海文化出版社、泉州晚报社图书编辑 四是《闽南童谣》随着闽南人的迁徙而获得传播。跨海开发 出版中心联合出版的《闽南童谣》正式出版首发。 台湾的闽南先民也将闽南方言和童谣带到了台湾,成为台湾童 “《天顶一块铜》、《天乌乌》”这些童谣,我们小时候就听妈妈 谣的母本。在东南亚及其他国家(地区)闽南人聚居处,闽南童 念过,翻阅手中《闽南童谣》,一首首童谣引起了许多成年人的儿 谣也随之传播。因此,传承收集记录闽南童谣能为闽南文化和 时回忆。 方言保留可贵的原始资料;收集记录闽南童谣还能为台湾同胞、 闽南童谣篇幅简短、韵律优美、流传久远,它是渗透着闽南 海外华侨华人传承中华文化、了解闽南民情、维系与祖籍地的血 文化传统精华的一项乡土载体,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 脉联系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传承收集记录闽南童谣也为现代 彩,童谣里几乎囊括了所有闽南游戏、闽南民俗、闽南名胜、闽南 闽南人展示一幅先人文化生活的生动画卷。 民间戏曲、闽南民间信仰等,是一代闽南人口耳相传的文化精 五是《闽南童谣》是由闽南人用闽南语口头创作并口口相传 华。 的韵文作品。它没有经过书面的规范和加工,因此,也就具有一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进行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它流 种明显的区域性、发展性、和变异特征。在不同的县(市、区),同 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华裔的居住地。历代闽南百姓根 一题材的童谣,由于传诵者的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版本;同一 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趣 童谣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异地的原因(如不同乡里、不同县域,或 的闽南方言词语、俗语等,用闽南方言复杂而富有音乐美的韵语 因流向东南亚、流向台湾地区),或时间变化的缘故(不同的时 和平仄节奏进行创作,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因此, 代、不同的情况),也会出现不同的版本。例如童谣《天乌乌,卜 闽南童谣是老百姓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 落雨》就有10多种版本,我们只能选取一种版本。 闽南童谣内容丰富多彩,充满童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增长 六是《闽南童谣》力求从方便各类读者的角度出发,既要让 儿童的知识。有些闽南童谣是伴随游戏趁韵而作,使儿童玩得 懂闽南语的人能理解,还要让不懂闽南语的人能喜欢。为此,我 更加快乐;也有的特意使用拗口语句,借以训练儿童的说话能 们在用字、注音方式、注解和释意等方面下了较多功夫。 力;还有的是母亲育儿童时随口哼唱,让孩子一生都怀念着母亲 (1)正文用字原则是:能用方言字则用方言字,没方言字可 的温暖。孩子在“游戏类”中得到语言美感的熏陶;在“趣味类” 选用的则取同音字或训读字。另外,由于所选篇目来源于泉州 的童谣中得到品德修养的提升;在“植物类”、“动物类”的童谣中 各地,为保持原貌,个别地方用字会不太一致。 感受到自然界的奥妙无穷;在“亲情类”的童谣中明白做人的道 (2)书后另附《难、僻字注音》供读者对照使用。注音用例: 理;在“生活知识类”与“民俗类”的童谣中,知道随着四季变化的 ①游戏类:钴(goo3)、娶(cua6)、倚(ua3)、絪(in1)等。 风俗习惯蕴含着节日的色彩与浓厚的风情;在“综合类”的童谣 ②亲情类:腾(tin2)、家己(gailg

文档评论(0)

kfigrm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