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属性及其企业化升级.pdf
论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属性及其企业化升级※
杨林生论卫星
内容提要:在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经营主体中,传统的农业散户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是农业商品生
产者和市场主体,同时又多具有农业非资本经济的非企业生产者属性。较之农业散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
实现了一定的规模经营,却由于同样的非企业生产者的局限,难以在农业的产能、效益、技术、人才、社会化服务
等薄弱环节取得突破。较之非企业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基于价值增值力和企业生产力的比较优势。对解决诸多
农业发展的难题具有满盘皆活的效应.应当成为我国农业经营主体成长与升级的方向。
关键词:农业经营主体经济属性企业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土地承包经营的实施使我国亿万农户成为自耕 视角下,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同农业企业都是商品生
农式的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又逐渐成长起农业 产者和市场主体,企业经营主体与非企业经营主体的
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 区别并不重要,只有在资本经济的运行视角下②,两类
这些主体由于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是对农业散户的 主体的本质差别才能得以显现。因此,培育新型农业
取代和发展形态,因而被视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经营主体,除了由农业散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升级
“鼓励承包经营权向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 外。是否还应当由非企业经营主体向企业经营主体升
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①,已成 级,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为我国农业改革发展的战略性举措。然而.一方面农
一、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运行属性
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被普遍看好。发展势
头迅猛;另一方面却是农业企业被冷落,一些被称做 撇开经济性质关系。公有经济或非公经济的经营
农业企业甚至是农业龙头企业的却并不从事种养业, 主体都只是一定经济运行关系的当事人,在不同的经
而只是投身于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等经营活动,实 济运行关系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商品经济经营主体
为非农企业或涉农企业。 是商品生产者,市场经济经营主体以市场主体的角色
早有学者提出通过“公司企业模式、‘公司+合作 出现.而资本经济经营主体不仅是商品生产者和市场
经济组织+农户’模式”等以企业为主体的方式推进 主体,而且是资本经济的企业生产者。
农业产业化,可提高农业竞争质量(吴群,2004)。但 1.商品生产者和市场主体属性
当前农企遇冷反映了某种程度上的思想疑虑和行动 (1)土地产权改革与农业散户经营主体的形成。
障碍依然存在,从更深层根源来说,则是由于缺乏对 我国农业改革首先从土地产权制度取得突破,土地
农业经营主体经济运行屙l生的判定.缺乏区别企业与 承包经营使得农民成为土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
非企业经营主体的认识视角。看好农业大户、家庭农 田”。土地产权效应不仅激发出对“耕者”的利益驱动,
场,是基于相对农业散户的规模优势;冷落农业企业, 而且赋予“耕者”以商品生产者的身份,这一“耕者”就
则说明非企业经营主体升级为企业主体的关系尚未 是自主经营承包土地的农户。随着农产品价格和农
完全得到揭示和认可。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运行 产品市场的逐步放开.农户经营日益受到市场冲击。
“综合成本上涨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2CJY004)的研究成果。
①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12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②资本经济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徐振方、刘茂松、杨继瑞、刘敬鲁等学者已发表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成果。
一20—
万方数据
翌Q里型兰鱼Q堕Q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