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如一日钻研技术 工人院士李万君的焊接路.docVIP

十年如一日钻研技术 工人院士李万君的焊接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年如一日钻研技术 工人院士李万君的焊接路 ??? 继2010年底荣获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特等劳模”称号后,2011年2月22日,电焊工李万君又登上了我国“中华技能大奖”的领奖台。   “中华技能大奖”是国家对一线技术工人的最高褒奖,素有“工人院士”之称。之所以能从全国数十万技术工人中脱颖而出,因为李万君“代表了车辆转向架构架焊接的世界最高水平”。   目前,中国北车研制的用于京沪、武广高铁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车辆转向架,正是出自李万君的焊枪之下。   从1987年入厂,到2011年荣膺大奖,李万君用焊枪焊出了一条由职高毕业生到“工人院士”的神奇“天路”。   “只要肯下功夫,普通工人也有出头之日”   宽眉,大眼,皮肤偏黑,已过不惑之年的李万君,操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交谈中总是三句不离本行。   “厂房不断新建,人员不断调动,唯独我没有变”,李万君感慨万千:“24年前,我们28个年轻人一起走进焊接车间,如今只剩下3个人在这里了。”   1987年,19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被分配到长春客车厂(长客股份公司前身)焊接车间水箱班。因为当时工作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也不高,有人写下这样一首打油诗:“远看像淘粪蛋的,近看像要饭的,其实是搞火车水箱电焊的”。   不到一年,同来的20余人只剩下5个,李万君却踏踏实实地钻研上了这一行。为练习技艺,积累经验,他一下班就到处寻找坡口板和各种废料,人家休息时,他还在飞舞的焊花中不懈钻研焊接技巧,每天要用掉两三包焊条。   “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个水箱,我总会多焊20个,我还喜欢换各种姿势进行尝试,结果帆布工装坏得特别快,一年要比别人多费好几套。”李万君说。   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让李万君在勤奋中完成蝶变。1997年,他第一次参加长春市焊工技能大赛,埋头走进赛场后,他快速完成了几个高难度项目,等他再度返回时发现,自己的焊活正被许多人围观。   “焊的不错呀!”看到李万君这么年轻,有人调侃。李万君毫不谦虚地说:“我就是来拿第一的。”果然,成绩公布,初出茅庐的李万君一举夺魁。   本次夺冠,是李万君人生的一次转折,自此后,他有机会经常与焊接高手切磋,技艺不断精进,先后考取了碳钢、不锈钢焊接等6项国际焊工(技师)资格证书,成为焊接领域的全能型“大拿”。   “再艰苦的工作总得有人干,只要肯下功夫,普通工人也有出头之日,也可以凭自己的技术赢得尊重。”李万君说。   1997年后,李万君开始从事转向架的焊接工作。转向架即车辆的行走部位,不仅体积大,结构复杂,而且焊接质量要求极高。   “这是关系到旅客生命安全的活儿,来不得半点马虎。”李万君告诉记者,按照铁道部要求,转向架每一条焊缝都必须经过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探伤,决不允许一点瑕疵。   “严苛”的质量标准,造就了李万君的“精细”品质,在他手中,两根仅有3.2mm直径的不锈钢焊条,可以被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无需打磨,并可保证焊接处与焊条直径一致。   制造时速250公里以上动车组时,因焊接段数多,焊接接头极易出现不熔合等问题,对此,连前来指导的外国专家都感到头疼。   “再难也要克服!”凭借自己深厚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操作经验,李万君反复试验,独创出“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可将600毫米周长的环口焊接一气呵成,而且不留任何瑕疵。   “这是当前世界上最高级的焊接机械手都无法完成的动作!”亲眼目睹李万军创造的“奇迹”后,所有外国专家大为震惊。从此,手持焊枪的李万君,多了一个响当当的绰号——“神枪手”。   “神枪手”神在弹无虚发——每到生产中遇到焊接难题,李万君都会挺身而出,全力攻关,迄今为止,他摸索出“拽枪式右焊法”等2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均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已累计为企业节资创效800多万元。   闷头钻研最新焊接技巧的同时,李万君还与德国西门子公司专家一道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试制出完全符合行业最高标准的部件,并总结制定了《超高速转向架焊接规范》,用于指导生产,破解了超高速转向架批量生产的难题。 ??? 2005年,几位来自新加坡的客人到长客参观,“见识”了李万君的惊人技艺后,他们悄悄抛出了橄榄枝,李万君却丝毫不为所动。   “当时我月薪3000元,他们答应给1万元,让我带着妻女一起去。”李万君回忆。   其实,作为享誉行业内外的“高铁焊接大师”,类似这样来自国外公司的高薪诱惑,李万君记不清已拒绝了多少次。他说“我的技能是长客培养的,荣誉是国家给予的,我必须用我全部的热情为公司的发展和中国高铁事业的腾飞助力。”   作为一名一线技术工人,李万君身上笼罩着许多光环——全国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中国北车资深专家……很多人认为,他应该当官了,何苦还待在苦脏累的生产一线?公司领导也曾就此征求过他的意见,同样被李万君谢绝了。  

文档评论(0)

湘雅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2014230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