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 二
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二)
2011年10月24日
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二)
2011-10-24 20:31:03| 分类: 旅游规划| 标签:|字号大中小 订阅 从技术条件角度看,旅游资源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够开发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和现象。因此,开发技术是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历史留下来许多地震遗迹遗址,因为技术和经济原因,都没有开发成旅游资源。现有科学技术条件下能不能实现地震旅游资源的的开发,即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的技术可能性。本研究认为,首先要有将地震遗址遗迹开发转变成为现实旅游资源的技术,其次是将旅游资源开发转变成旅游产品,能被旅游业利用的技术。见下图:
1、系列成熟的规划文件指导
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地震遗址遗迹资源的保护和资源开发指导。主要的文件有:
(1)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受国家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而设立的保护区〔点〕。迄今全国已有多处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
(2)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发〔2008〕3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6号),《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地震废墟进行现场调查,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地震遗址、遗迹划定范围,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族事务、建设、环保、地震、文物等部门和专家,根据地震灾害调查评估结果,制定清理保护方案,明确地震遗址、遗迹和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保护对象及其区域范围,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3)《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是国家旅游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依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的战略部署,《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联合编制。是《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中,指导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的专项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统筹兼顾,统筹灾区恢复重建与旅游业的发展提高,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4)各县(区)旅游规划的技术基础。如德阳《绵竹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什邡市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规划》;《绵阳市地震灾后旅游产业恢复重建规划》;《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成都市龙门山旅游区总体规划》;《文县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茂县灾后重建整体规划》;《彭州市灾后重建规划》;《北川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等。
(5)全国各地的技术支持。由同济大学、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支援《中国北川地震博物馆》。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设计的《绵竹汉旺工业地震遗址纪念馆》。大师级规划《汶川映秀地震遗址地》贝聿铭将负责镇政府、大地震纪念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吴良镛院士将负责设计映秀中学,纪念地体系的设计由何镜堂院士负责,奥运会“鸟巢”的设计者安德鲁将负责设计漩口中学遗址。全国各大学近万名学子献计《都江堰地震纪念馆》。
(6)国内、外黑色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开发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
2、现代科学技术运用
(1)现代地震科学理论的展示技术。
第一,中国地震遗址博物馆(北川)以实物、模型、多媒体等互动展示方式,演示地震科学原理、地震自救方式等,使参观者切身体会到地震环境的威力和影响,并获取相关知识。
第二,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的多媒体三维景观运用。在典型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作的前期,可利用摄影摄像、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数字化动态保护,必要时可建立相关数据库或数字博物馆;在保护工作的中期,应对重要的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点进行工程加固,同时进行防风化和防腐蚀处理;在保护工作的后期,应针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具体状况,考虑不同的展示要求,必要时可采用修建展示棚或展示场的方式,对其进行长期保护。
(2)现代地震工程抗震救灾技术。第一,工程抗震,世界各地已经建设了大量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结构。汶川地震灾区也有不少按照一定抗震技术和标准的建筑,地震建筑遗址时我们研究和检验一定抗震工程技术和标准的试验场,如龙门山山前公路(汉旺)地震遗迹、彭州学校地震遗迹等。
第二,现代地震救援技术。地震遗迹承载着多种现代救援技术的信息。地震救援中的生命探测技术——雷达超宽频技术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