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儒、道、墨、法四个学派的文化思想概述.pdfVIP

先秦时期儒、道、墨、法四个学派的文化思想概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 年第 2 期 琳丹江教 育学 院学报 N o . 2 ,200 7 ( 总第 10 2期) J O U RN A L OF M U DA N 」IAN G CO LL EG E OF E DU CA T ION S er ia l N o . 102 先秦 时期儒 、道 、墨 、法 四个 学派 的文化 思想概 述 许道才 陆发春 (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摘〔 要〕 先秦时期,主流的文化思想大体可以作以下分类 礼仪文化思想,以孺家为代表;虚无文化思想, 以道家为代表 ; 实用主义文化思想,以墨家为代表; 功利主义文化思想,以法家为代表 。这几派之 间也是相互批 利 ,相互借鉴 ,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形成 了 “百家争鸣”的光辉时代 。 关〔键词〕 先秦;儒; 墨;道; 法;文化思想 [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9一2523(2007)02一0026一02 一 、偏家的礼仪文化思想 少得可怜的基础上 ,独 自承担着一件前无古人 的事业 。其 作为源于殷周时期参与仪礼活动主持 的文化人 的后 三 ,比较注重历史的依据 。他们有一个尧 、舜 、禹、汤、文 、武 人 ,儒家似乎 比其他学派更看重仪式和象征 。因为在他们 的历史传经系统。他们经常在其 中寻找依据来证 明他们的 看来 ,仪式的秩序 ,是一种社会秩序 的象征 。 思想 。其 四,文化思想是温情脉脉的,蒙盖着一层理想主义 孔子所处的时代 ,“礼崩乐坏”,儒者不仅注重外在 的礼 的面纱 。 仪形式 ,而且更加重视用这种礼仪形式表达 出他们 的思想 二 、道家的虚无文化思想 和观念 ,并通过这种思想和观念来对社会秩序进行规范。 道家的思想总体上是一种较为虚无的思想 。老子是道 儒家倡导的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年L勿动 ’为 家学派的创始人 。 “道”是他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被认为 的是培养一种遵循仪节 的 自觉 习惯 ,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 ’ 是先于万物存在 ,并且是产生万物 的神秘本原 。他所设想 为的是形成整个社会井然有序 的差序结构 。当世上的每一 的 “道”,由于过分强调 “无”和 “无为”,主张废除现有的 “复 个阶层 ,每一个阶层 的每一个人 ,都按照这种礼仪来规范 自 杂文化”,而饭依于纯朴的 自然状态 ,因此在政治上主张 “无 己的行为和举止的时候 ,那么就有 了秩序 。”jl[ 所 以孔子非 为而治”和 “小 国寡 民”的理想蓝 图。可 以说这是一种在现 常厌恶那些逾越礼制的人 ,孔子见季 氏 “以八情舞于庭 ,是 实面前无能为力 ,退而求居其次的另一种政治理想 ,反映在 可忍,孰不也”川。孔子 曰 “名不正 ,则言不顺”。依赖 “礼” 文化上 ,便表现为对所谓 的纯 自然文化 的不懈追求 。 和 “名”的秩序化与象征化 ,孔子希望追寻一种有条不紊 、上 庄子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强调人的 自然 下有序 、协调和睦的社会 。用什么来得到人们对 “礼”的遵 性 ,揭示 了人与社会对立 的一面 ,主张个性解放 。与之相对 循和对 “名”的承认 呢? 孔子提 出了一个 “仁 ”字 ,这是孔子 应的是他 的文化思想是脱离 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而漂浮于虚 思想 的核心 ,“礼”因为符合 “仁”,所 以应该遵循 ,为 了达到 无的境界中,充满 了个人主义或个性主义的色彩 。 “仁”,“名”必须 “正”。 这种以老庄为代表 的虚无文化思想包含 了以下一些主 “仁”就是 “爱人”,由爱 自己、爱亲戚 、爱朋友 ,到爱整个

文档评论(0)

kuailexingk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