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经典与法治理念
主讲:罗文敏 教授
杜宝良
北京的菜贩
天价罚单
小货车来运菜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105起交通违章
2005年5月
一万零五百元的罚单
舆论的强烈同情
一、刑不厌轻,罚不患薄
汉初黄老学派道道法儒三家思想相结合吸取了秦用法太酷烈的教训,主张为政宽厚,行刑可重可轻则行轻刑惩罚可宽可严则从宽,施以薄罚,以此安定民心,所以要求统治者执行诛赏时,务要慎重。罪有疑无确凿证据,消除“无罪见诛”、“有功无赏”的现象。该思想为由秦时的法家思想转为西汉中后期的儒家思想发挥了过渡性的桥梁作用,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创造了前提。15年亡国。
仁政,成为汉代以后一直到晚清的2000多年的中国皇权专治之下的基本模式。
儒学的法典化,法律的儒学化,德主刑辅的政治模式,汉到清确定下来。
(三)德主刑辅的思想要点有二
1、先德后刑,先教后杀,避免不教而杀
嗜酒成风是商人遗留给周初一个普遍而严重的社会问题。
周公认为商人嗜酒以至于丧国,周人应以此为戒。
汉代刘向指出:【至于刑者,则非王者之所贵也,是以圣王先德教而后刑罚。——刘向】
朱熹将这种先德后行,先教后杀的做法解释为:“教之不重、刑以渎职”。
2、尚德希刑、大德小刑
(1)尚德希刑
《管子》中说:“未有能多禁而多止者也”。
西汉的刘向说:“尚其德而希其刑”。
“刑务简阔”:南朝梁代的沈约撰《宋书》,研判历代兴废总结出来的治国之术是刑务简阔。
李世民的大臣、重臣魏征这样说,“预知良者不在繁策,政治善者无取严刑。”
《隋书》当中这样说:【上有道,刑之而无刑,上无道,杀之而不胜也。】
(2)历朝历代的“刑罚”
尧舜时期,施行的是,象刑(画衣冠、异章服)。即用画衣冠、异章服的办法来代表肉刑和死刑。
夏商代:禹乘尧舜之后,自以德衰而制肉刑。据说中国古代的五刑,就是夏代(一说商代)产生的:大辟、膑辟、宫辟、劓(易声)、墨(似黥,晴声)。【“夏刑,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
【古代刑罚知识补充两点:
(1)7种肉刑:黥、劓、笞、杖、刖、膑、宫黥(qíng)是古代一种肉刑,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 劓(yì)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是古代五刑之一。起于商代。 笞(chī)刑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搭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 杖刑是一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抽搭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 刖(yuè)刑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一种砍掉脚的刑罚。 膑刑是古代一种剔去膝盖骨的一种酷刑。 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司马迁曾受宫刑。大辟、炮烙、汤镬、车裂、凌迟、腰斩、弃市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 炮烙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放在炭火里烧的一种酷刑。 汤镬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人投入到滚汤中的煮死的一种酷刑。 车裂,俗称五马分尸,即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5辆马车上,同时分驰,撕裂肢体。商鞅就是受此刑罚死的。 凌迟是古代最残酷的一种死刑。五代时开始在刑法外另设凌迟一条。元代正式列入刑法内,明清2代沿用。 腰斩,即将罪人从腰部斩断。 弃市是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秦、汉、魏、晋各代很是流行。隋唐2代以后,虽然没列为刑罚种类,但是执行死刑,一般都用弃市。300下笞刑替代,刖刑是用500下笞刑替代。武帝恢复了连坐法、宫刑;宣帝以后又重新恢复了黥刑。
三国两晋南北朝:刑法体系日趋宽缓。这种割裂肌肤,残害肢体的刑法手段逐渐减少。
隋代:《开皇律》,删除了不少残酷的生刑(不是死刑)。禁止残剥体肤的鞭刑,并废除削首、车裂等酷刑,把死刑限定为绞、斩两种。
唐代:死刑和流刑大为减少。死刑只有绞、斩两种。唐律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社会得古今之平的刑法典范。
宋代:创设了一些新的刑罚制度。比如说凌迟刑。
元朝:保留了蒙古人的许多习惯法。凌迟为法定死刑。
明清:复活了大量的肉刑,刑罚手段也日趋残酷。
3、德主刑辅的“立法”
(1)以德立法
一是反对立法者从私利出发制定、修改法律,从源头上堵住漏洞。
周武王问军师姜太公:“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何也?”姜太公答:【“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为法者也”】
西汉的刘安指出:【“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
二是主张从防患于未然的仁德动机出发制定刑罚,努力使刑罚“难犯而易避”。
汉元帝目睹当时生刑易犯;“死刑过治”。
法令繁而不约,令人防不胜防:【“夫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
汉末王符说:【“凡立法者,非以司民短而诛过误”】
《宋史》这样说:【“震仇杀戮之威,非求民之死,所以求其生也”】
晚清的魏源说:【“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
(2)以德施法
这是在执法环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