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化学Soil Chemistry.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化学Soil Chemistry.ppt

土壤化學 Soil Chemistry Prof. Dar-Yuan Lee Dept. of Agricultural Chemistry Soil Medium for plant growth Regulate water supply Recycle waste Habitat for organisms Mediate air and water quality 土壤與水圈 土壤大大地影響水的關係和水的組成。 土壤中的水是支持植物、風化岩石、生成土壤、並做為許多土壤化學反應的媒質。 河水是由土壤排水和地面逕流水所構成。土壤排水和地面逕流水之量和組成受土壤所影響。 土壤與大氣 雨水中 NO3-、NH4+ 被植物或土壤微生物所吸收,而變成 Amino acids 或成為氣狀的 N2 及 N2O 擴散回到大氣中 土壤中有機物的分解所產生的 CO2 是大氣中CO2 的最大輸入來源 Recycle waste 從環境中安全地除去廢棄物,成為文明持續上的新的要求。廢棄物必須儘快地送返到自然循環過程中,使污染限制於最低程度。土壤做為循環媒體,沒有能與其相比者。土壤的吸附、交換、氧化及沉澱物質的能力,對廢棄物的處理上,與其對植物營養上一樣地重要。 土壤-離子相互作用 離子進入土壤溶液之機制 礦物風化 有機物的分解 降雨 含有鹽分之灌溉水 肥料的施用 土壤膠體或土壤黏粒所吸持離子的釋出 土壤-溶質相互作用 離子及分子以下列機制被吸持於土壤中: 陽離子交換 陰離子交換 沉澱 弱靜電作用力 與土壤有機物形成錯合物 膠體與土壤溶液 土壤黏粒和有機質具有膠體 (Colloids) 性質 膠體是指將它與其他物質混合時,通常是空氣或水,會分散而成為 1-1000 nm 的粒徑大小的粒子 膠體懸浮於流體中,這些粒子在媒質中不會沉澱出來,但也不是均勻分布於媒質中 膠體懸浮液具有不透明、粘性大而穩定之物理性質 膠體與土壤溶液(續) 粒徑大於 1000 nm 之粒子不會與懸浮媒質有顯著的相互作用;而膠體粒子則與其媒質有顯著的相互作用 膠體混合物由於兩相間有很大相互作用之界面存在,在膠體系中界面積非常大;直徑為 1 nm 的膠體系,則約有 2500 m2 g-1 的比表面積 黏粒賦與土壤重要的膠體性質,包括離子及分子的吸持與交換,水分及氣體的吸附,以及膨脹及收縮 非農業土壤化學 土壤是土壩及公路之建造材料,土壤構造穩定的物理性,一部份是受其土壤化學狀態所決定的。Example:掩埋場之襯墊 (clay liners) 土壤黏粒可作為促進工業化學反應之觸媒 (catalysts) 化學單位 莫耳 (mole) 容量莫耳濃度 (molarity) 重量莫耳濃度 (molality) 離子電荷莫耳數 (moles of ion charge) 離子電荷莫耳濃度 “p” 尺度:pH, pNa 化學單位 (續) 莫耳分率 (mole fraction) 分壓 (partial pressure) ppm (parts per million) 國際單位 (SI units, System International Units) * * E-mail: DYLee@.tw, Tel: 02課程主要內容: 介紹土壤固相、液相及氣相間之相互作用 (interaction)。第一講次提供初步之背景資料,第二講次討論水和土壤溶液。第三講次討論土壤無機固相,第四講次介紹土壤有機質。第五講次討論風化與土壤化育作用,第六、七講次討論基礎的固相-溶質相互作用:陽離子交換、陰離子及不帶電荷的分子之吸持作用。第八、九、十講次則分別討論酸性土壤、受鹽害土壤、氧化還原作用,這些是在農業上或環境上需要處理的土壤化學問題。第十一講次則介紹土壤化學家最有興趣之元素,包括其主要反應和特殊的行為模式。 Chap. 2 十一、重要的離子 Chap. 4 十、氧化與還原 Chap. 11 九、受鹽害土壤 Chap. 10 八、酸性土壤 Chap. 9 七、陰離子及分子吸持 Chap. 8 六、陽離子吸持 (交換) Chap. 7 五、風化作用與土壤化育作用 Chap. 6 四、土壤有機質 Chap. 5 三、土壤無機固相 Chap. 3 二、水和土壤溶液 Chap. 1 一、緒言 Chapter no. in the textbook 課程講授順序: 教科書: H. L. Bohn, B. L. McNeal, and G. A. O’Connor, 2001, Soil Chemistry, 3rd Ed., John Wiley Sons Inc. (中譯本:洪崑煌、王明光、陳尊賢、賴朝明、何聖賓、 李達源 合譯,1986,土壤化學,國立編譯館出版) (譯自原文書第二版)

文档评论(0)

kittym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