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pd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养心理论”构建 与养心氏片大产品培育实践 报告人:天津中医药大学 张德芹 教授 北京 2013.10.12 报告提纲 胸痹心痛病证古今文献研究概况 养心氏片“养心理论”的构建 养心氏片大产品培育实践 2 一、胸痹心痛病证古今文献研究概况 √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是由于正气内虚,痰浊、瘀血、 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 彻背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 重者则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现代医学冠心病心 绞痛及心肌梗死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 √ 从先秦时期到清末,历经二千多年,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 观察和实践认识,逐渐完善了胸痹心痛的发病规律和辨证要点, 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 随着时代变迁及社会的发展,胸痹心痛的中医病因病机发生着 变化,现代中医学者对其认识也不断深入。 3 (一)先秦时期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心痛”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 帛书 《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 脉灸经》,但没有对该病证进行具体论 述。  《黄帝内经》首次记载“胸痹心痛”,对其症状表 现、病因病机、治疗预后等进行全面论述,从而为 后世辨证论治奠定理论基础。  《素问·痿论》云:“心主身之血脉。” 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 下痛,胁支满,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 (二)汉晋南北朝时期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 《神农本草经》在用药方面,记载了许多治疗心系 疾病的药物,如人参(开心益智)、赤芝(益心气、 补中)、丹参(主心腹邪气)、百合(主心痛)等。 张仲景 《金匮要略》专篇论述了 胸痹心痛,阐述其病因、病机、 证候、治法、方药。提出“阳微 阴弦,即胸痹而痛”的病机。 5 (二)汉晋南北朝时期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王叔和 《脉经》全面论述了有关心 痛的脉象。为后世胸痹心痛脉学发展 奠定了基础。  葛洪 《肘后备急方》奠定补气化痰法 和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心痛的雏形。 6 (三)隋唐时期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认为“寒气客于五 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 强调在胸阳先衰,人体正气不足的基础上, 外因寒气方可乘虚发生作用。 唐政府组织编修的 《新修本草》是现存最早的药典。 收载药物844种,增加了民间习用的安息香、龙脑香、 血竭等外来药以及山楂、葎草等民间经验用药。极大

文档评论(0)

kittym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