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1804年_法国民法典_.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 1804 年《法国民法典》 刘 艺 工 R sum : N en 1804, le Code C ivil fran ais qu i est le p rem ier code civil du con tinen t ( ho rs A ngleterre ) , a ouvert une re nouvelle en con so lidan t les acqu is de la R vo lu tion fran aise et en ′ stim u lan t le d veloppem en t de la soci t fran aise et l conom ie . ′ ′ cap italiste L article analyse l o rigine th o rique et le con tenu du . Code 关键词:  法国 法国民法 法国民法典 法国民法从罗马法和日尔曼习惯法的基础发展而来, 1804 年 的《法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的首创和典范, 对世界许 多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将首先考察民法典的 制定及其理论基础, 继而对民法典的基本内容、特征进行论述。 一、民法典的制定及其理论基础 ( ) 一 民法典的制定和主要渊源 法国大革命前虽已出现法律统一的趋势, 但实际上各地习惯 法仍在发挥作用, 法律并未真正统一。 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 德斯鸠曾不无嘲讽地说, 旅行者在法国境内旅行, 更换法律就像换 马一样频繁。法国革命爆发后, 资产阶级在《请愿书》和宪法中正式 提出“迅速颁布统一的民法典”、“全王国共同的民法典”的要求。但 由于各派思想和观点不一, 因此未能成功。1799 年雾月 18 日, 拿 1·71 · 破仑发动政变, 建立起法国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并亲自担任第 一执政。拿破仑上台后, 颁布了《共和国八年宪法》, 确立和巩固了 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为法国民法典的制定创造了政治条件。 1800 年 8 月 12 日, 拿破仑主持成立了民法典起草委员会, 任命特 龙歇( ) 、普里亚梅诺( ) 、马勒维( ) 和 T ronchet P ream eneu M aleville 波特利(Po rtalis) 4 位著名法学家组成起草委员会。这 4 位法学家 分别来自法国南部的成文法区和北部的习惯法区, 代表了法国各 地的法律观点。起草委员会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经过四个多月 的努力, 于 1801 年元旦将草案印出, 送交各个法院和参政院讨论、 修改、审议。据记载, 起草委员会先后召开了 102 次审议草案的会 议方得定稿, 然后陆续分篇章以单行法规的形式颁布。 拿破仑法典编撰委员会的四位成员, 实际上并没有提出要建 立一种全新的制度。他们努力用他们的所有知识、经验以及智慧去 影响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平稳过渡, 以便在北方的习惯法和南方的 罗马法以及旧观念和革命的观念之间达成双重的妥协。 波特利作为法典四位起草者中最著名的一位, 在法典起草会 议上曾指出, 立法应避免走两个极端: 过于简单化或过分复杂化。 过于简单化会使关切公民最大利益的法律缺乏规定和保障。过分 复杂化, 企图事无巨细, 预见和规定所有事物, 则会导致法律的不 稳定。事实上, 社会的需要千差万别, 人们之间的交往各种各样, 他 们的利益也是多方面的。民事关系如此多样, 立法者根本不可能预 见到所有事情。如果法律规定的过于详细, 由于社会在不断发展变 化, 那么法律就需要不断修正, 从而使人们产生对法律的不安全 感。立法者在立法时, 应对法律有一个总体认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