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雨水管道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设计总说明 给水管网的设计是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最佳方案。根据输配水管网布置的原则,选择管网控制点,进行平差和水力计算,确定输配水干管的直径、走向,并布置沿线的主要附件;绘制管道平面图和纵断面图。 排水管网设计根据确定的设计方案, 在适当比例的总体布置图上划分排水流域,布置管道系统;根据设计人口数污水量标准,计算污水设计流量;进行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确定管道断面尺寸、设计坡度、埋设深度;确定污水管道在道路横断面上的位置;绘制管道平面图和纵断面图。 1.1设计原始资料 城区平面图1张(电子版) 城区及人口情况:该城区为广东省某大城市的一个城区,位于珠江的下游。设计人口数为15万。城区生活用水的最小要求服务水头为40m。 火车站污水量为320 m3/d,均匀排出。 城区工业企业分布及用水量情况见表1。 表1.1 工厂名称 工人数 生产用水量(m3/d) 排入市政管网的最大生产污废水量(m3/d) 用水时间 高温车间 一般车间 A 120 260 3500 3200 全天均匀使用 B 80 136 2500 2400 8~24h均匀使用 C 94 187 3000 1500 全天均匀使用 D 0 150 1800 1600 8~16h均匀使用 E 50 145 2000 1800 8~16h均匀使用 备注 水质与生活饮用水相同,水压无特殊要求。 淋浴人数高温车间按85%计,一般车间按70%计。 城市自然状况 ①城区土壤种类为粘质土。地下水水位深度为15m。年降水量为936mm。城市最高温度为42℃,最低温度为0.5℃,年平均温度为20.4℃。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 ②城区中各类地面与屋面的比例(%)见表2。 表1.2 各类屋面 混凝土与沥青路面 碎石路面 非铺砌土路面 公园与绿地 0.3 0.4 0.1 0.1 0.2 水文资料 ①河流历史最高洪水位为98.4m,97%保证率的枯水位为86.5m;常水位为92.3m。最大流量为3500m3/s,97%保证率的枯水期流量为120m3/s,多年平均流量为680m3/s。流速为1.5~5.2m/s。最低水位时河宽64m。河水水温最高为30℃,最低为2℃。 ②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为: 1.2 分析设计资料 本给排水管网规划的城市是广东省某大城市的一个城区,设计人口为15万人。 城区生活用水的最小要求服务水头为40m。根据该城区的平面图,可知该城区自北向南倾斜,即北高南低,地形比较平坦,而且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中部一条铁路把该城区分成两个区。城区的街区分布北面比南面的面积小。城区中的工业用户对水质和水压没有特殊要求。北区有两个大用户,分别是工厂C和火车站, 北面有4个大用户,分别是工厂A,B,D,E河流在城市的南面,水流自东向西流,上游可作为给水水源,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 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说明 2.1 给水方案的确定 水源与取水点的选择 所选水源为城市南面的河流。取水点应该选在水质良好的河段,也就是河流的上游,并且要靠近用水区。 取水泵站的位置: 定在取水点附近,即上游河岸,用以抽取原水。 水厂厂址选择 水厂厂址应该选在不受洪水威胁,卫生条件好的地方,也就是河流的上游。由于取水点距离用水区较近, 所以水厂设置在取水泵站附近,或者与取水泵站建在一起。 输水管渠定线 沿着现有道路 尽量缩短输水距离 充分利用地形高差,优先考虑重力输水。 但是由于取水点选在城市南面的 河流,地势较低,所以输水方式只考虑压力输水。 本设计是单水源供水,为保证供水的安全性,采用双管输水。 配水管网 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到大用户的方向一致,干管间距采用500—800m。 干管和干管之间有连接管形成环状网,连接管的间距为800—1000m左右。 干管按照规划道路定线, 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通过;尽量少穿越铁路。 干管尽量靠近大用户,减少分配管的长度。 力求以最短距离铺设管线,降低管网的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 本设计采用环状网。 干管布置的主要方向按供水主要流向延伸。管网中输水干管到大用户如工厂、火车站的距离要求最近。 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尽可能布置成环状。干管尽可能布置在两侧有大用户的道路上,以减少配水管的数量。 配水方案比较 表2.1 方案比较 方案 优点 缺点 方案1:并联分区供水 供水比较安全 双管输水管太长,造价高。 方案2:串联分区供水 节省管材。省了两条长的输水管。 中间如果一条输管连接,供水不安全。所以考虑两区之间用双管连接。这样既可以减少穿过铁路的次数,又可以保证供水的安全性。 方案1 方案2 调节构筑物 由于此区是属于大城市的一个城区,所以不设水塔。清水池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7号仓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