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刑法机能之初探
◆法学研究制6轧金
2012?03(下)
刑法机能之初探
黄婧
摘要刑法的目的与机能问题,实际就是刑法价值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法价值的问题.每一种刑法价值观背后,
都有其自有的哲学支撑,而在当今中国,这种哲学支撑似乎有所缺失.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刑法目的与机能的反思就显得
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推动我国刑法,法学研究的进步,更能为社会植入一种适应世界潮流的法价值观,道德价值观.
关键词刑法目的刑法机能刑法价值哲学支撑
作者简介:黄婧,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3.026.02
一
,古代社会的刑法目的与机能
(一)-g希腊社会的刑法目的与机能
整个现代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文化.在古代希腊城邦制社
会中,刑事法律有着极其鲜明的特点.在希腊城邦社会早期,犯
罪主要包括国事罪,侵犯财产罪,侵犯人身罪,危害婚姻家庭罪四
类0.在古希腊社会,刑法的最主要机能是秩序保障,兼有行为规
制.柏拉图曾经做过这样的阐述:”法律的价值,在于矫正和震
慑.”0矫正就是矫正希腊城邦公民行为,使之符合当时社会运行
之要求;震慑就是告知公民,犯罪后就要接受相同的惩罚(同态复
仇的观念).
(二)古罗马社会的刑法目的与机能
在西方文明的另一个源头——古罗马文明,法成为其文明延
续至今的载体.罗马法作为罗马人”第三次征服世界”的武器,开
创了众多的超时代的法律观念和制度.罗马法为人所共知的是
其私法.然而,罗马法巾的刑法规范,亦有其先进之处.在古罗
马王政时期,犯罪主要有四类,即危害宗教犯罪.危害国家犯罪,
危害婚姻家庭犯罪和其他犯罪0.由此产生的刑法规范,带有强
烈的宗教神权色彩.到了古罗马共和时期,逐渐确立了进步的犯
罪观念,即犯罪行为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而非对神灵的亵渎.
由此观念出发,古罗马刑法在划分犯罪阶段,区分既遂未遂,刑事
责任能力,共犯责任划分,累犯加重等问题上都做了开创性的规
定,这是极具进步意义的.但综合来看,古罗马刑法的机能依然
是秩序保障,无论认为犯罪是对神灵的亵渎.还是对社会秩序的
破坏.刑法之存在价值,就是对一切危害现有秩序的行为进行惩
罚,对他人进行震慑.
(三)中世纪欧洲的押l法目的与机能
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的绝对权威不容置疑.因此当时的
法律也是一基督教教会法为核心.根据基督教的教义,人生来就
犯有”贪婪”“自私”等原罪,因此刑法规范中的犯罪实际上都是从
原罪作为出发点,犯罪和罪孽并没有明确的界限,通过教会而赎
清的罪孽和通过世俗当局处罚的违法行为并无明区别.这种
犯罪和罪孽的混淆造成了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混同.由此可
见,刑法在当时的社会中所具有的机能,则是以最严厉的手段为
人们”赎罪”,维护基督教的道德秩序.而这种维护道德秩序的目
的,仍然是维护基督教会的权威,维持罗马教廷对全欧洲的控制.
(四)中国古代的刑法目的与机能
在中国古代社会,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刑法的突
出特点都是与”礼”交织.刑法的发展经历了以礼代法(夏商周)
——
怯冲破礼(先秦法家)——礼法合一(秦汉以后)的过程0.在
这个过程中,刑法与刑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而规制行
为的机能则由礼来完成.就是所谓德政与刑罚并行,对仁者施以
德政,对残暴不仁者处以刑罚.纵观历代刑法,虽然有儒家”人
本”思想贯穿其中,但是以人为本往往是有条件,分阶层,极其有
限的,且在宋明理学兴起后,”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占据主导,
压制人的欲望,否认人自身的理性,刑法也在此思想指导下失去
了原本就不多的对人的关怀,彻底沦为统治者镇压人民,维护秩
序的工具.
(五)小结
从法的本体论的发展来看,在古代,自然法学派的观点是绝
对权威.法律规范是先验的.先于人类理性存在的.因此它所维
护的秩序自然就有了绝对的合法性.这种先有规则的真理性后
有秩序的合法性的逻辑然与事实上的社会发展规律不符,但碍
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普通民众没有足够力量去挑战权力,刑
法的机能也就在这种情况下被限定在了行为规制和秩序保障.
二,大陆法国家从启蒙运动到以来刑法机能理论的发展
(一)孟德斯鸠的刑法理论
“在政治宽和的国家里,一个人,即使是最卑微的公民的生命
也应当受到尊重.他的荣誉和财产,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审查,
是不得剥夺的,国家控诉他的时候,也必定要给他一切可能的手
段为自己辩护.’’固这是孟德斯鸠对于个人生命在法律上的价值以
及正当程序的论述.他认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可以根据理性控
制自己的行为,而且更进一步,人可以通过理性对”良法”进行探
索并最终皈依.孟德斯鸠对于理性主义的坚守还体现在其刑法
和刑法理论.刑法的目的在于秩序,而这种秩序不应该是封建社
会不平等的秩序,而是自由的秩序.”一个良好的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