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电子教案16839407.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电子教案 本课程结构 1 导论 2 国民收入核算 3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5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6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7 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8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9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0. 宏观经济学的意见分歧 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目:袁志刚 欧阳明著《宏观经济学》(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 N.格里高利.曼昆著《宏观经济学》(中译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 N.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导论 1.1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可称为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有:威廉. 配第的《赋税论》(17世纪60年代),和《政治算术》(17世纪70年代);亚当.斯蜜的《国富论》(1776年);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魁奈的《经济表》等等。 第二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即从早期宏观经济学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产生这一段时期,也称是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的准备时期。主要的宏观经济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的动态均衡理论;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英国和美国经济学家的货币数量理论等等。 第三阶段,以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一书的发表作为起点,到20世纪60年代左右,称为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的出版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的标志。20世纪30年代末起,凯恩斯的追随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补充和发展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即投资函数理论的发展,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和从封闭经济模型发展为开放经济模型。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以来至今是现代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时期。有四个方面的重要变化:(1)非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学的复兴;(2)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理论加强了对供给的分析和规范经济学的色彩;(3)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学和非凯恩斯经济学在某些方面相互渗透和影响;(4)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结合问题受到了重视。 1.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单个物品和劳务的投入、产出、供求和价格的变化,也就是说,它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在市场上的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其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其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树木与森林”,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1.3主要的宏观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家所关心的问题是: (1)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增长?为什么有些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而另外一些国家的经济却发展缓慢? (2)无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国家会出现经济增长加速和增长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等周期现象。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是什么?政府是否可以采取以及如何采取一些反经济周期的政策? (3)是什么因素导致失业的存在和增加?失业现象几乎在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存在,而且在某些年份达到非常高的程度,什么原因导致如此高的失业率呢? (4)为什么会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何在,政府对此又能作些什么? (5)全球经济体系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 (6)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改进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上面又多大的作为?既然经济运行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政府是

文档评论(0)

AnDyqa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