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与《抱朴子外篇》文学思想相关性研究.pdfVIP

《文心雕龙》与《抱朴子外篇》文学思想相关性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的“文学一词,已逐渐演变成艺术性的纯文学之代称。第二节首先 分析了刘勰与葛洪文学观的特点,并将他们的文学观与其时流行的纯 文学观进行比较,得出:刘勰与葛洪同时持有一种特殊的泛文学观, 它一方面疏离于六朝文学日益追求艺术特质的主潮,一方面又体现了 艺术文学蓬勃发展的时代特色,因而兼具“复古与“新变”的双重 面貌;继而分别从为文之用心、文学发展的规律两个方面入手,揭示 了葛、刘二人相似文学观的内部关联,从而证明刘勰确有继承葛洪的 泛文学观。第三节首先分析葛洪文学观中存在的矛盾现象及其成因; 继而通过阐释《文心雕龙》“文原论”、“文道观的内涵,揭示了刘 勰如何采用“唯务折中”之法化解葛洪遇到的矛盾,从而实现了《文 心雕龙》泛文学观的理论创新和升华。 第二章“《文心雕龙》的体性论与《抱朴子外篇》的才性观”分 为三节。第一节梳理了才性观的起源和发展,并着重分析了魏晋南北 朝时期有关才性关系的三派观点及其对葛洪、刘勰造成的影响。第二 节分别从重视作家的天赋才情、提倡创作适性而为、强调后天学习的 重要性等方面分析了刘勰体性论对葛洪才性观的继承。第三节分别从 数穷八体的风格分类法、八体屡迁的风格变化论以及文贵乎时的时代 影响论三个方面分析了刘勰体性论的创新之处。 第三章“《文心雕龙》的通变论与《抱朴子外篇》的文学发展观” 分为两节。第一节从反对“崇古非今”、提倡“今胜于古”、重视古书 的价值、提倡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等方面分析了刘勰通变论对葛洪文学 发展观的继承。第二节分别从区分通变、会晓通变、在通古的基础上 追求新变等方面分析了刘勰体性论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 《文心雕龙》,《抱朴子外篇》,泛文学观,体性论,通 变论 ABSTRACT Bominthe of is beginningLiang oneofthemost and theoretical distinguished on important writings ancientChineseliterature.In that writer book,theLiuXie creatively aseriesof proposed literarytheoryconcepts,like Shen—si,Tong—bian, thosehadmadea onthe Ti。xing,etc.All profoundimpact of development ancientChineselJ[terature.ThankstoLiuXie’S talentandhis great tothetraditional absorption cultureand hemade previous thinking,can suchan achievement. outstanding BaoPuZi waswrittenGe in

文档评论(0)

wq6403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