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训练(粤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docVIP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训练(粤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说数应用体验之旅训练 粤教版必修3 (时间:40分钟 分值:47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骨骼(gé)  栖居(qī) 啮齿(niè) 衍生(yán) B.契机(qì) 数轴(zhú) 对应(yìng) 空白(kòng) C.一粲(cān) 惊讶(yà) 难题(nán) 藏书(cáng) D.赐予(cì) 拨弄(nònɡ) 弄堂(lòng) 畜牧(xù) 解析:A项,衍yǎn;B项,轴zhóu;C项,粲càn。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有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抱曲  雁翅排开  不可逆转  浩如烟海 B.借贷  屈指可数  枯燥无味  虚无缥缈 C.原型  非同小可  苍海一栗  永葆常新 D.震撼  试目以待  地老天荒  孜孜以求 解析:A项,抱曲—抱屈;C项,苍海一栗—沧海一粟;D项,试目以待—拭目以待。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学家为此创造了“虚数”,这样一来负数开平方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B.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烘云托月”,无论数的概念怎样扩大,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 C.虚数和复数有没有实际的原型呢?乍看似乎“虚”无缥缈,“复”杂得很。其实虚数和复数都有原型。 D.从自然数到负数和零,再到分数、无理数和复数,数的发展史是否还有更新的篇章?我们且拭目以待。 解析:B项,“烘云托月”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可将“烘云托月”改为“众星捧月”(比喻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首先,零代表“无”,没有“无”何来“有”?因此零是一切数之基础。 B.微观世界深层次的自然规律要求复数。谁说数学太抽象?即使抽象如复数,其应用也实际得很呢? C.对数的寻求是否到此为止呢,数学家并不满足,继续孜孜以求,寻找尚未发现的新数,果然被他们找到了。 D.无理者,不讲道理也!不知道为什么圆周率背了这么个恶名?我曾写过一首题为“圆周率”的小诗为之抱屈。 解析:B项,虽然有疑问词,但没有问的意思,故句末问号使用错误。C项,第一句应该用问号。D项,后一句中“圆周率”应该用书名号。 答案:A 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虽然浩如烟海的北京图书馆里藏书所包含的信息极多,但仍是有限的,而圆周率却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怎能不令人惊叹! B.圆周率本是圆周与直径之完全确定的比值,但它产生的无穷数列却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奇奥妙而感到惊讶和震撼。 C.数轴上相邻两个整数之间可以插入无限多个分数以填入数轴上的空白,数学家一度认为这下子总算把整个数轴填满了。 D.以零为中心,将所有的整数从右到左依次等距排列,然后用一根水平直线将它们连起来,这就是“数轴”。 解析:A项,语序不当,“浩如烟海”应修饰“藏书”。C项,用词不当,“填入”应为“填充”。D项,不合逻辑“从右到左”应为“从左到右”。 答案:B 二、阅读鉴赏(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数之魅惑 张立宪 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将近80岁的阿基米德正在全神贯注地研究沙堆中的一个几何图形,疏忽了回答一个罗马士兵的问话,结果被长矛戳死。 18世纪的巴黎女孩索非·热尔曼在一本叫《数学的历史》书中看到这一章,便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人会如此痴迷于一个导致他死亡的几何问题,那么数学必定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学科了。 她马上对这最迷人的学科着了迷,经常工作到深夜。父母没收掉她的蜡烛和衣服,搬走所有可以取暖的东西,以阻止她继续学习。她用偷藏的蜡烛并用床单包裹着自己继续学习,即使墨水已经在墨水瓶中冻成冰。 在那个充满偏见和大男子主义的时代,她冒名“勒布朗先生”,通过书信在只接受男性的巴黎综合工科学院学习,并以这个身份与“数学家之王”高斯通信探讨费马大定理。 1806年,拿破仑入侵普鲁士,热尔曼拜托一位法国将军保护高斯的安全。得到特殊照顾的高斯这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否则,她对费马大定理的杰出贡献恐怕就被永远记在那个“勒布朗先生”的头上了。 高斯在致谢信中谈到数学的魔力:“还没有任何东西能以如此令人喜欢和毫不含糊的方式向我证明,这门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无比欢乐的科学所具有的吸引力绝不是虚构的。” 他的表述太过冗长了。还是让热尔曼的同类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当有人问公元4世纪时的女性数学家希帕蒂娅为什么一直不结婚时,她说,她已经和真理结了婚。就像两千年间涌现出的大多数女数学家一样,索非·热尔曼终身未婚。 凡物皆数,这就是数学的魔力。 数字会奇妙地出现在各种各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