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子的这幅肖像画成了他最为珍贵的财产,它使得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收藏的那些所谓无价珍品对他来说也黯然失色。他还经常对邻居们说,这幅画是他迄今为止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春天到了。但是这位可怜的老人却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去世了。根据老人的遗愿,他所有的绘画珍品将在新的圣诞节那天拿出来拍卖。 圣诞节终于到了。那些艺术品收藏家从世界各地聚集到了拍卖现场,热切地盼望着竞买那些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绘画珍品。 拍卖会由拍卖一件任何一家博物馆的藏品目录上都没有的绘画作品开始。它就是那个老人儿子的肖像画。拍卖师向众人征求一个拍卖的底价,但是会场里却像死一般沉寂。 “有谁愿意出价100美元买下这幅画吗?”拍卖师问道。 仍旧没有人说话。又过了一会儿,从拍卖厅的最后面传来一个声音:“谁要买那幅画啊?它只不过是他儿子的肖像画。快把那些珍品拿出来拍卖吧!” 顿时,赞同声、附和声此起彼伏。 “不,我们必须首先拍卖这一幅,”拍卖师答道,“现在,谁愿意买下他儿子的肖像画?” 最后,老人一个并不富有的朋友说话了:“10美元你愿意卖吗?那样的话我就可以买下它了。” “还有没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钱?”拍卖师大声问道。拍卖厅里越发安静下来。片刻之后,他喊道:“10美元一次,10美元两次……好,成交!” 拍卖槌重重地落了下来。顿时,拍卖厅里人声鼎沸,庆贺声不绝于耳,有人叫道:“现在,我们可以竞买那些珍品了吧!” 此刻,拍卖师无声地环顾了一下群情激奋的观众,郑重地宣布:“拍卖到此结束!按照这位老人,当然也就是肖像画中那位儿子的父亲的遗愿,谁买下那幅肖像画……”拍卖师顿了一下,遗憾地看了看众人,“谁就可同时得到他所收藏的全部珍品!” [赏析] 欧·亨利的作品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欧·亨利式结尾扬名于世。欧·亨利式小说结尾,是一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结尾方式。这种结尾方式首先要“蓄势”——制造水到渠成的必然趋势,处处暗示读者必然要产生的某种结局,但到结尾时,却突然来个“反弹琵琶”——与读者的期待恰恰相反,然而,这种意外的结果却又是合乎情理的。本文也正是这种结尾方法的例作。 *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记述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重燃他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伟大的友谊,特别是老艺术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做出努力,才能得胜,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 [结构概览] 一、阅读课文第12~36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二)解读文本精要 1.第12段中,苏艾“哭了一场”后,又吹着口哨,“昂首阔步走进琼珊的房间”。应该怎样理解苏艾行为上的前后反差? [对应考点:把握人物感情] 提示:“哭”是因为对同伴命运的担心,表现了苏艾和琼珊之间深厚的友情。“吹着口哨”及“昂首阔步地走”,装作没事,既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悲伤,也是为了给朋友树立生活的信心。 2.第18段中,对于窗外景物的描写,在全文有何作用? [对应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提示:“二十英尺”,交代了常春藤与房间的距离;“差不多全吹落了”“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交代了常春藤的总体情况。这些为后文展开情节作了铺垫。 3.第35段的语言描写,刻画了老贝尔曼怎样的品质? [对应考点:分析人物形象] 提示:表现了老贝尔曼善良、有同情心、关心并乐于帮助他人的品质。“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说明他把自己的命运和幸福与两位女画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段为下文他为挽救琼珊而献出了生命作铺垫。 4.第36段中的“瞅”字有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分析词语的作用] 提示:“瞅”指两人两眼相对的样子,苏艾和贝尔曼都担心窗外常春藤的叶子落下来而又无计可施,说明他们都在为琼珊的命运担忧,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后文贝尔曼在夜里冒雨画常春藤叶埋下伏笔。 二、阅读课文第37~52段,回答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二)解读文本精要 5.第40段中“经过了漫漫长夜的……贴在墙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鉴赏表现手法] 提示:烘托。以“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烘托强调了叶子生命力的顽强,为下文写“画在墙上”的藤叶作铺垫。 6.第44段中说:“那一天总算熬了过去。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依旧依附在茎上。”分析句中“熬”“依旧”这两个词的作用。 [对应考点:分析词语作用] 提示:“熬”是说两个人一个担忧,一个等待,真是度日如年。“依旧”这个词既写出了那最后一片藤叶生命力的顽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唐宋诗词鉴赏第12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ppt
- 2013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八)周而不比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
- 2013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九)出辞气远鄙倍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
- 2013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六)君子之风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
- 2013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七)求诸己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
- 2013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五)仁者爱人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
- 2013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十)学以致其道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
- 2013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十二)高山仰止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
- 2013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十三)沂水春风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
- 2013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十一)诲人不倦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2)第4课《鸟啼》.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2)第5课《一个人的遭遇(节选)》.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2)第6课《流浪人,你若到斯巴……》.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2)第7课《安妮日记(节选)》.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2)第9课《六国论》.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2)第10课《阿房宫赋》.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2)第11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2)第12课《落日》.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2)第13课《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2)第16课《金岳霖先生》.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