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2)第11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VIP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2)第11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构概览]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在词中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有何目的? 提示:苏轼在词中刻画了周瑜这个年轻有为、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目的是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的遭遇,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乱”“惊” “拍”“卷”“雪”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你对全词的理解,分析其好在哪里。 提示:“乱”写出山石的高低错落,“惊”写出巨浪的声势,“拍”写出波涛的力量,“卷”写出波涛的翻滚,“雪”写出波涛的色彩。寥寥数语,绘形绘声绘色,蔚为壮观。景物的描写也描绘了作者激荡的心情。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 提示: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代俊杰。这长江、这赤壁,岂能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4.本词是如何运用衬托这一艺术手法来写周瑜的? 提示:①用英雄来衬英雄。用“千古风流人物”以及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来衬托周瑜。突出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 ②用美人来衬英雄。词中“小乔初嫁了”一句,由貌美的小乔衬托周瑜英雄年少,才华横溢。 ③用英雄来反衬自己。周瑜“雄姿英发”,少年得志,建功立业,而作者认为自己功业无成却“早生华发”。在相互的映衬中,作者不禁生出无限的感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上阕写登楼远眺,看到了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由此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点?寄寓了词人什么情感? 提示:(1)想到了孙权、刘裕。(2)这两个人都是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3)词人辛弃疾敬仰和向往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渴盼像刘裕一样建功立业;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对比 目的 作用 以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 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这是以历史上的英主与庸才之比 ①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 ②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6.本词用了四组对比,使词丰意曲,感情更加委婉深沉。试结合词句内容完成下表。 对比 目的 作用 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 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 ③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的长期“和戎”媚敌,把人们的民族感情都冲得淡淡的了 ④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 《念奴娇·赤壁怀古》 1.注意运用衬托的手法 衬托,又称映衬,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或相反条件,使本体仗着他体的陪衬而更加鲜明的一种修辞手法。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类。前者如词中用“千古风流人物” “一时多少豪杰”正衬周郎;后者如以“早生华发”的词人自我反衬“雄姿英发”的周郎。 2.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语言精练、形象,如“乱石”三句,写尽大江奔流的气魄和赤壁的雄奇;“遥想”六句,写尽周瑜的风采才华。交错使用倒装句(“多情应笑我”“故国神游”),句式显得灵活多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本词在结构上非常严谨。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讲古论今,始终以词人所登临的京口为枢纽,既事事相连,环环相扣,又起伏跌宕,极尽顿挫之致。而且作者的感情也随着所述的正反两面的史实剧烈波动,时而豪迈振奋,时而低沉哀婉。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2.用典贴切,寄意深远 前人说过“材富则约以用之”,用典是压缩材料的好办法。如写仓促用兵导致失败的历史教训,仅用了“元嘉草草”三句十四个字,简约形象,词人的感情触手可及,用艺术形象再现了词人的政治立场和观点。 3.借古讽今,情辞恳切 这首词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用历史事实来说明现实的问题。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侂胄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恢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则是内心的独白。这首怀古之作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爱国热忱。 课内素材 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味执著经不起挫折。至刚则易折。遭遇挫折的苏轼并没有陷入悲观的泥潭。被贬的经历使他很快地成熟起来。他使自己冷静下来,平定那颗因报国无门而焦虑不安的心。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