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白惯押“宜”字的由来
前面提到江总《闺怨篇》中有这样两句: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这两句诗写出了思妇的一种心境:夜来临了,她独宿凄凉,怕见灯月的光辉,宁愿沉沉黑暗将她笼罩。诗人细腻地写出了思妇那难以言喻的心理。他还有一首《姬人怨》也说:
空床明月不相宜。
诗人的心是最敏感的。凭他们的直觉,能一下子捕捉住特定情景中何者与何者最为相宜。南朝诗人用“宜”字为韵脚的句子还有一些。如萧纲《林下妓》:
炎光向夕敛,促宴临前池。泉将影相得,花与面相宜。
诗人感到清冷的泉水与少女的倩影、晚照中的花丛与她们的玉面,都是相得益彰,使人感到特别美丽。又刘缓《看美人摘蔷薇》:
钗边烂漫插,无处不相宜。
“烂漫”是分散、散乱的意思。美人将鲜艳的蔷薇花随意插在鬓发间,诗人在一边欣赏着,觉得不论怎么插,无处不美,无所不宜。又朱超道《咏镜》:
折花须自插,不用暂临池。当由可怜面,偏与镜相宜。
是说那明镜中的脸庞,特别可喜可爱。
以上三例都是梁朝宫体诗,都是描写美人的面庞,“宜”字用得还比较“实”。江总“空床明月不相宜”则是说一种气氛、一种心理,读来便更觉细腻微妙了。
诗仙李白
明代诗论家胡震享曾评李太白诗云:
太白惯押“宜”字。如“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月色不可尽,空天交相宜”。又“谑浪偏相宜”,“置酒正相宜”,“春风与醉客,今日乃相宜”,凡五用,而前两韵尤佳。
胡氏所谓“前两韵尤佳”,也正因为前两韵的“宜”字用于描绘物色、境界,故尤其显得空灵。第一韵即见《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秋水晴空,辽阔清朗,令人逸兴遄飞。第二韵见于《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这也是写水天辉映之境,不过不是黄昏,而是表里澄澈的月夜。诗人但觉胸中纤尘都尽,不禁有飘飘欲仙之慨。
胡震享没有说起太白“惯押宜字”之所从来。但读了上引南朝人的诗句,便知李白可能是受到梁陈作者的影响。当然,前人诗句,他是早已烂熟于胸中,化为己有,故脱口而出,一吟即是,丝毫没有生硬搬弄之迹。他那阔大的境界、飘逸的气势,也决非宫体诗人所能望其项背。所以他敢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之一)。但是文学语言的继承其实是不能割断的。没有南朝诗人在诗歌语言方面下功夫,也就不会有盛唐大家。“太白惯押‘宜’字”,不过是小小一例而已。
中华资源库:
中华资源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标)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测评考试试题1.doc
- (新课标)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测评考试试题2.doc
- (新课标)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测评考试试题3.doc
- (新课标)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测评考试试题4.doc
- (新课标)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测评考试试题5.doc
- (新课标)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测评考试试题6.doc
- (新课标)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测评考试试题7.doc
- (新课标)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测评考试试题8.doc
- (新课标)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测评考试试题9.doc
- (新课标)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测评考试试题10.doc
- 2012高考语文最有可能出的阅读题热点素材之陶縠的《春光好》与女间谍.doc
- 2012高考语文最有可能出的阅读题热点素材之陶谢风采.doc
- 2012高考语文最有可能出的阅读题热点素材之田歌自古非知田.doc
- 2012高考语文最有可能出的阅读题热点素材之团扇一曲足风流.doc
- 2012高考语文最有可能出的阅读题热点素材之万里云帆昨日到.doc
- 2012高考语文最有可能出的阅读题热点素材之汪遵的三首咏屈诗.doc
- 2012高考语文最有可能出的阅读题热点素材之亡国之君陈叔宝.doc
- 2012高考语文最有可能出的阅读题热点素材之王毂歌诗退无赖.doc
- 2012高考语文最有可能出的阅读题热点素材之王维诗救卖饼妻.doc
- 2012高考语文最有可能出的阅读题热点素材之王彦龄智辩《望江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