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每课一练1(人教版必修1).docVIP

1.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每课一练1(人教版必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1·北京模拟)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下诏:“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封侯)焉。”此举的意图是( )。 A.施恩与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D.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2.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诤皇帝的过失。到宋代,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弹宰相的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 A.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加以牵制 B.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部收归中央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D.设立参知政事、三司使和枢密使 3.据《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 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强干弱枝” D.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富国强兵 4.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 5.(2011·鄂州模拟)《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弊大于利 C.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D.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6.(2011·福州高一检测)唐朝中期,唐政府都要在每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类似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7.按唐制,中男(男丁l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兵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8.“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语出宋真宗赵恒)这首诗反映的人才选拔方式是( )。 A.察举制 B.世袭制 C.军功爵制 D.科举制 9.孙中山在《与刘成禹对话》中写道:“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由此可见孙中山认为( )。 ①科举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②科举制不看门第,以考试成绩决定录用与否③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④科举制因不合时宜而应该废除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秦朝中央行图2唐朝三省六部制图 政系统图 材料二宋朝设官之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七《官制总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1及所学的知识,概括秦朝中央行政系统中皇帝和丞相的关系。 (2)概述图2所示唐朝中枢权力机构的基本运作程序及主要作用。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时期宰相职权发生的具体变化。 1.C 解析: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此举同“推恩令”,其意图要从解决“王国问题”,维护统治的角度去考虑。 2.D 解析:此项改革的用意是削弱宰相权力,A、B两项是削弱地方政府权力,C项是削弱中央将领军权,只有D项符合题意。 3.D 解析:北宋军队人数众多,机构臃肿,士兵素质较差,并没有形成富国强兵。A项从“尽收天下劲兵”一句可以看出。B项从收笼兵权的意义分析,可以得出。C项从“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可以得出。 4.C 解析:秦汉至唐中期中央权限扩大,地方权限减小。到唐中期后地方权限扩大,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地方权限重又缩小。体现这个曲折变化的是只能是C项。 5.C 解析:把握材料中“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可见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A、B、D三项本身都不符合史实。 6.B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