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铀及铀系主要核素的放射毒理学 杨占山 前言 铀(Uranium)是天然放射性核素,在自然界分布很广。 天然铀(natural Uranium)不断地自行衰变,238U是铀系之首,235U是锕系之首。 在铀系放射性核素中,主要有铀、镭、222Rn及其短寿命子体和210 Po对人体造成危害。 铀作为核燃料已大规模生产,这样铀及其衰变子体有可能给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组成和性能 铀有质量数从226~240的15种放射性同位素。 234U235U和238U是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天然铀是这三种同位素的混合体,其组成比例列于表9-1。 按重量计天然铀中99.28%是238U。按放射性活度计238U和234U约各占48.9%,235U占2.2%。238U虽然不能直接用作核燃料,但可经中子照射后,俘获中子后衰变成239Pu,后者是极重要的核燃料(nuclear fuel)。 物理特性 浓缩铀(enriched uranium),是同位素235U的丰度(Abundance)高于天然铀丰度。 低浓缩铀含235U 2~3%,为一般核动力反应堆(nuclear power reactor)所用燃料,而丰度高达90%以上者用作核武器装料。 234U的物理半衰期比238U短,因此浓缩铀的比活度比天然铀高,放射性活度则以234U的贡献为主。 贫化铀:同位素235U的丰度高于天然铀丰度。 铀的化学性质 极为活泼:铀酰阳离子(UO22+),铀酸根(UO22-)或重铀酸根(U2O72-)阴离子;3、4、5和6价化合物,最重要的是6价铀化合物,其次是4价铀化合物;铀的氧化物:UO2UO3),U3O8) ,卤化物:UF4UF6和氟化铀酰(UO2F2)。 铀酰离子与酸反应易形成铀酰盐:硝酸铀酰[UO2(NO3)2·6H2O],硫酸铀酰(UO2SO4·3H2O),醋酸铀酰[UO2(CH3COO)2·2H2O],草酸铀酰(UO2C2O4)和磷酸铀酰(UO2HPO4) 。 在硷性介质中铀可形成铀酸盐,如重铀酸铵和重铀酸钠等。 体 内 代 谢呼吸道吸收 生产条件下,铀化合物主要以气溶胶粒子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体内,与机体的生理状态,空气中铀浓度,铀化合物溶解度,尤其是气溶胶粒径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影响铀在肺内的沉积率,而且亦影响其吸收率。 。 ICRP第30号出版物推荐,易溶性铀化合物:UF6,UO2F2和UO2(NO3)2为D类化合物;微溶性铀化合物UO3,UF4和UCl4为W类化合物;难溶性铀化合物:UO2和U3O8为Y类化合物。 胃肠道吸收 可随污染的饮食直接进入。 进入胃肠道的铀,大部分随粪便排除,吸收较少。 D、W和Y类铀化合物进入胃肠道后,其吸收分数f1分别为0.05,0.05和0.002。 皮肤和伤口的吸收 难溶性铀化合物通过完整皮肤难以吸收; 可溶性铀化合物不仅可以被吸收,而且能引起全身性铀中毒症状。 溶剂对皮肤吸收起重要作用:有机溶剂有利于铀进入皮肤深层,与组织液中重碳酸根络合,吸收入血。无机溶剂,尤其是酸和硷,可损伤皮肤,从而增加铀的吸收。一例硝酸铀酰皮肤烧伤事故吸收入体的铀高达93~186mg,并伴有肾功能衰竭。 分 布铀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 主要分布在血浆中,铀酰离子易与血浆中许多无机和有机酸反应,形成可扩散、易透过生物膜的络合物, 也可以与蛋白质反应形成非扩散性的络合物。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pH7.2),血浆中UO22+重碳酸络合物与UO22+蛋白质络合物达到平衡时,两者的比例是60%和40%; 铀蛋白质络合物便不断地分解,并重新与重碳酸根络合,形成重碳酸铀酰。 铀自血液中消失速率很快,进入血液后1小时,90%以上已离开血液。 体内分布特点 铀进入血液后24小时,25~50%到达器官。 早期肾脏中铀含量最高,骨骼次之,其后依次为肝、脾等。 早期6价铀主要分布在肾脏和骨骼,4价铀主要滞留在肝脏和脾脏, 晚期骨骼中铀滞留量的比例明显升高。 ICRP第54号出版物提供了人体内铀的滞留分数函数R(t) 铀在肾脏内滞留 肾脏是早期的主要滞留器官; 肾脏中铀滞留函数可近似地用二项指数函数R(t)表示; 分布不均,皮质高于髓质;最初铀主要滞留在肾脏近曲管上皮细胞上,随着脱落细胞碎片迁移,铀被带到肾小管下端各段和集合管; 重碳酸铀酰进入肾近曲细管后,该处pH6.5以下),部分重碳酸铀酰立刻分解释放出UO22+和重碳酸根,重碳酸根被肾小管重吸收,而U022+便与近曲细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结合而沉积,其沉积量的多少,与机体硷储量有密切关系,硷储量少,铀滞留量多,反之则少,故用碳酸氢钠治疗。 铀在肺内滞留 吸入难溶性铀化合物如UO2时,肺组织是主要滞留部位,肺铀半廓清期长; 吸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