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国.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文化 中国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 茶树原产中国西南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 茶的发现和饮用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 ——《神农本草经》 古代,人们最初口嚼生食茶叶,以后以水煮鲜茶叶羹饮; 周代,人们把茶叶晒干以随时水煮饮用; 唐代,蒸青和炒青法被普遍采用,这一制茶工艺沿用至今。 中国茶叶的原产地:巴蜀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战国时传到长江中游地区,西汉至三国传到长江下游地区,茶的饮用和种植迅速扩展到全国。公元7世纪前后,中国的种茶、饮茶法和饮茶风尚向周边国家传播。17世纪,中国茶叶已传播到世界各地。 茶的分类和传播 茶的种类 绿茶:钱塘龙井、常州阳羡、福建柏岩等 红茶:安徽祁红、云南滇红、广东英红等 其中,武夷岩茶、莫干黄芽、安化黑茶、闽北白茶、福建茉莉大毫,分别为乌龙茶、黄茶、、黑茶、白茶、花茶中的名品 茶的分类和传播 大红袍摩崖石刻 武夷岩茶大红袍 西湖龙井 茶俗——民间在婚姻、祭丧、敬客等场合,形成以茶为礼的各种习俗 婚礼中茶为重要饮品,唐以后民间把订婚称为“受茶”;结婚成为“吃茶”;订婚的礼金成为“茶金”;彩礼称为“茶礼” 以茶祭祀的习俗起于南朝 客来敬茶是传承至今的习俗 民间茶俗 文人与茶 茶长于高山云雾之中,沐天地之精气,以高洁、清新、玄幽、平和为秉性,颇合文人宁静致远的清高意趣 茶的秉性又与文人士大夫其心所尚的儒释道精神息息相通 茶 具 中国茶艺 中国茶艺的基本程式 (1)嗅茶:由客人依次闻、观茶叶 (2)温壶:用开水冲洗茶壶的内外 (3)装茶:用茶匙装大半壶,避免用手,污染 (4)润茶:用沸水冲茶,刮出茶沫,倒出茶水 (5)冲茶:用开水,不同种类的茶叶,水温不同 (6)浇壶:用开水在茶壶浇注,保持壶内外温度一致 (7)湿杯:用开水在茶船中浸洗茶盅 (8)运壶:从茶船中提起茶壶巡游几周,蒸发壶底的水分 (9)倒茶:茶盅一字排开,来回冲注 (10)敬茶:双手奉上,受尊敬者先 (11)品茶:观茶色、闻茶香 、品茶味 品茶 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净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 ——张岱《西湖七月半》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掖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