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作者:张宏杰
第1节:序:从细节中发现的曾国藩(1)
序:从细节中发现的曾国藩
一
听说我要写曾国藩,许多朋友都不赞成。
说满大街都是写曾的书。那意思是,这个人
被写得太滥了,你不怕写不出新意吗?
其实从许多角度来讲,曾国藩几乎是一个没
有被书写和挖掘过的人物。市面上写曾国藩的书
虽然铺天盖地,百分之九十却是“成功学”一类,
什么“曾国藩发迹史”、“成功绝学”、“做官与做
人”……“成功”虽然没有什么不好,无乃太单
调乎?
剩下那百分之十大部分也只从政治、军事或
者思想这类宏大的角度去“提炼”曾国藩,一样
不免有枯燥乏味处。
而我想做的,是用细节构建一个立体的曾国
藩。
二
和大多数人一样,最初接触曾国藩时,他不
过就是个挺没趣的老头儿。长得土头土脑,不抽
烟,不喝酒,不玩女人。成天道貌岸然,正襟危
坐,一方面总在思考国家大事,另一方面又写了
一大堆絮絮叨叨无比唐僧的家书。仅此而已。
如果朝代久远,曾国藩也必将被时间风干成
丑陋的木乃伊,和那些供在“名人堂”中的塑像
一模一样。好在他离我们还算近,留下了大量的
原始材料。从一本《曾国藩家书》开始,《曾国
藩日记》、《曾氏三代家书》、岳麓版《曾国藩全
集》、台湾版《湘乡曾氏文献》、《能静居日记》
几年间陆陆续续进入了我的书架和电脑。通过这
些第一手资料,曾国藩的皮肤慢慢恢复了弹性。
我发现,细节中的曾国藩,其实挺有意思的:
他老人家很少洗澡,经常几个月才洗一次
脚。
他老人家在做穷京官时,成天为钱发愁。为
了在即将到来的祖父生日宴会时多收一点“份
子”,他未雨绸缪地加大了社交力度,随别人的
份子随得很多,“分资较周到”。可是事后想起自
己还要做:“圣人”,又对自己的小算盘“批判”
不止。
他老人家在做总督的时候,用下属单位进贡
的钱,给自己建了一个“小金库”。用这个小金
库的钱公款吃喝、送红包。但是到离任的时候,
对小金库中剩下的钱,却一文也不染指。
他老人家在打仗的时候,一遇到左右为难之
时,就翻开《易经》,自己算卦。
他老人家曾经十分迷信风水,甚至嘱咐自己
的弟弟要好好研究风水之学。不过到了晚年,他
又改信“天命”,对风水置之不问。
细节中的曾国藩,远比那个“永远正确”
的“圣人”可爱。
三
当然,“细节”不仅仅“好玩”。通过“细节”,
我们可以完成两个维度的“穿越”:一是对曾国
藩内心的“穿越”,另一个是对晚清社会的“穿
越”。
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或者军事家、思
想家,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在柴米油盐
中的人,是一个终生挣扎、纠结、冲突和矛盾的
人,是一个既有灵魂又有体温的人。通过观察他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如何俯仰揖让,我们可以切身
感受曾国藩在种种艰难面前的犹豫与坚定、拘执
与圆通、笨拙与精明,更深入地分辨他的“天理”
与“人欲”,更真切地领略他的人格和魅力。
通过曾国藩,我们更可以直观地了解晚清的
政治与社会。这本书缘起于二〇〇七年,那一年
我开始系统阅读《曾国藩日记》。在阅读过程中
经常遇到关于他个人收支的零星记载,因此产生
了通过梳理这些琐碎而分散的资料,给曾国藩一
生算算账的念头。沿着这个念头,我找到了台湾
学生书局出版的《湘乡曾氏文献》。这里面汇集
了大量的曾国藩亲笔,内容林林总总,拉拉杂杂,
有书信、杂记、日记、对部下的“职务鉴定”、
给别人相面的结论等等。其中有一个账本,从买
了一颗大白菜、剃了一次头、雇了一次车到收了
别人十两“炭敬”、给某大学士送了三两“节礼”
和一两“门包”,事无巨细,悉数记载。我们从
中可以读到一个京官的日常生活状态,可以窥见
这个传统社会“最后一个圣人”在隐秘的角落呈
现出的“真诚”与“虚伪”,更可以直接体察到
清代京官薪酬体系对官员行为的多方面影响。
第2节:序:从细节中发现的曾国藩(2)
通过观察曾国藩如何建立和使用“小金库”,
如何拒绝和处理下属送来的礼品,如何面对户部
报销时索要的八万两“部费”,我们可以穿越门
禁重重的大小衙门,观察晚清官场的种种微妙而
复杂的“潜规则”的具体运作。这种观察常可以
澄清许多流传甚广的误解。比如所谓“陋规”,
它的产生迫不得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