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练习巩固 一、分析下列名句的主要艺术手法。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破”使人触目惊心,“深”使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并且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 赠汪伦??? (李 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四句抒情。作者把桃花潭水深与情深结合起来,以 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妙在“不及”,好用比喻的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情真。 二、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回答问题 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两”、 “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 三、阅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答问题 问:“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什么?说明了什么? 答:以“寸草心”比喻游子对母亲感恩,以“三春晖”(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的。 四、读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回答问题 问:这首诗是怎样叙事抒情的? 五、阅读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回答问题 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 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进行描写,而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于景,让人思而得之,含蓄有味。 六、阅读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回答问题 问: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 答: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写春天万物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不在和作者的热爱之情。 七、阅读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回答问题 问: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 答: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写得更具体、生动、形象。 八、阅读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回答问题 问: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岭”、“成峰”的具体形象,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是虚写,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到底是什么状貌呢,诗人故意撇开不写,只说“各不同”让读者去想像。 九、阅读杜甫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回答问题 问: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其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映等;此外还有修辞方法的运用。 表达技巧(I) 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描写 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 好雨知时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推荐】2012届高考语文模拟卷2.doc
- 【推荐】2012届高考语文模拟卷3.doc
- 【推荐】2012届高考语文模拟卷4.doc
- 【推荐】2012届高考语文模拟卷5.doc
- 【推荐】2012届高考语文模拟卷6.doc
- 【推荐】2012届高考语文模拟卷7.doc
- 【推荐】2012届高考语文模拟卷8.doc
- 【推荐】2012届高考语文模拟卷9.doc
- 【推荐】2012届高考语文模拟卷10.doc
- 【推荐】2012届高考语文模拟卷11.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6.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7.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8.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9.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10.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11.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12.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13.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14.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15.doc
最近下载
- 分包单位工程的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哈佛职业经理人_第三单元__哈佛经理的能力.doc VIP
- 2011至201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VIP
- 哈佛职业经理人_第一单元_哈佛经理职业素质.doc VIP
- 2024年湖南省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含解析.pdf VIP
- .哈佛职业经理人_第十二单元 哈佛经理公关艺术.doc VIP
- 专题02 全等模型-一线三等角(K字)模型(解析版).pdf VIP
- 2024年开工第一课安全培训内容.pptx VIP
- 小谢尔顿第一季第一集中英文台词剧本.docx VIP
- 《第七单元 哈佛经理工作检测》.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