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格 1、比喻 在诗歌语言里,可以说比喻是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辞格。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了比方,语言就形象、生动,读者就会如睹其物,如见其人。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比喻的作用:⑴使语言生动、形象;⑵是深刻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的表现出来。 2、比拟 所谓比拟,兼含拟人和拟物两个内容的一种修辞格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 比拟的作用:⑴色彩鲜明;⑵描绘形象;⑶表意丰富。 3、借代 一种事物,不用其本来名称,而用另一种与之相关的名称来代替它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借代。借代可以使诗歌语言更加鲜明、生动,避免词语重复,给人以新奇感,也易于产生联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借代的作用: ⑴使语言富于变化,丰富多彩; ⑵使语言具体形象,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⑶使语言简洁、精炼、别致。 4、夸张 夸张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方式。作者为了突出艺术效果,对现实中的人或事物故意作夸大或缩小描写,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夸张。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白《蜀道难》)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 夸张的作用:⑴突出地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⑵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⑶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对仗) 对偶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并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格式。对偶又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正对)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林则徐。反对) 串对,就是构成对偶的上下两个词组或句子,在意义上又相承、因果、假设等种种语法关系的一种对偶形式。因为这种对偶行同流水,上下衔接很紧,所以又叫“流水对”。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对偶的作用:⑴便于吟诵,易于记忆;⑵具有音乐的美;⑶表意凝练,肃清酣畅。 6、设问 设问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而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以引起读者积极思考。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设问的作用: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7、反问 反问使用疑问语气表达相反的意义。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反问的作用主要是表达强烈感情,起到加强语气和发人深思的效果。 8、反复 为了强调某种意思,增强某种感情色彩,有意将诗歌中某些词语句加以重复使用的一种修辞格式叫反复。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垓下歌》)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拍的修辞效果。 9、对比(对照) 把内容相反或相关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相互对照,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对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突出一方特点;反映某种现象 10、引用(用典) 在诗歌语言中,凡是引用历史上的典故或别的诗文作品中语句,都叫引用辞格。引用的基本类型有:引用典故类、引用语句类、摘引原文词语。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典故) 语言精炼,含蓄典雅,文化底蕴,历史感,丰富诗歌内涵 11、双关 用词造句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又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2、反语 反语就是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去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方式。换句话说,反语就是通常所说的“说反话”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无名氏《孔雀东南飞》) 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13、顶真(顶针、连环) 顶真(顶针、连环),就是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的修辞格式。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无名氏《西洲曲》) 抒情写意 格调清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6.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7.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8.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9.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10.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11.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12.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13.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14.doc
- 【考前速练】2012高考语文专题之-科技文测试题15.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