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眼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pdfVIP

鹦鹉眼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鹦鹉眼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pdf

鹦鹉眼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刘容珍 何玉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 摘要:鹦鹉眼炎为鹦鹉饲养过程中最常见疾病,该病常会导致鹦鹉观赏价值下降,同时也成为人们健康的隐患。本试验 通过取患鸟的眼部分泌物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的研究,探讨引起鹦鹉眼炎的主要致病菌的类型,抗生素对鹦鹉眼炎 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引起鹦鹉眼炎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42种抗生素中的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体外抑菌 效果最佳。将上述菌种进行动物接种试验,成功复制出本病,应用含有氧氟沙星成分的眼药水治疗,有明显疗效。据此可提 出有效防治措施,为鹦鹉眼炎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鹦鹉;眼炎;大肠杆菌;药敏试验 S858.31 A 1671-7236(2011)09-0182-02 2011-04-15 作者简介:刘容珍(1951-),女,广东人,本科,教授,主要从事禽 病研究工作。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 @@1.沈萍,范秀容,李广武.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6. @@2.辛朝安.禽病学[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周斌,李拥军,叶满红,等.鹦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9. ParrotOphthalmialogyBacteriaSeparatedandIdentifiedand 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Test LIURong-zhenHEYu-qi 长毛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 赵蕾1,2 李坤林1李书光1,2孙翠平2宋峰2 沈志强1,2 1.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滨州256600;2.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从内蒙古包头市某养殖场患有肺炎的病兔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球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进行了初步鉴 定,并通过16SrRNA序列扩增和测序进行分析,BLAST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核酸序列同源性达99.6%, 确定该分离菌株为兔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将其命名为BTSH1。 兔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 S852.61+1 A 1671-7236(2011)09-0184-03 2011-03-16 作者简介:赵蕾(1977-),女,山东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兽 医生物制品学研究。 test

文档评论(0)

gac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