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Ⅰ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微小说”,文学下一站?
崔乐
首部“微博小说”《围脖时期的爱情》正式出版后,关于“微小说”的讨论进一步被提上台面。褒扬者盛赞其“以小搏大”,以区区百余字试图和动辄上万言的传统小说分庭抗礼;同时,批评者表示悲观,认为“微小说”不过是网络上诸多新鲜尝试的一种,在潮流过后必将走向衰落。
“微小说”以“微博”这一新兴社交网站为载体,起初只是微博用户的独立创作,处于基本无声的状态。直到2010年年末,坐拥微博市场半壁江山的新浪举办了“微小说大赛”,获得了公众的广泛参与。“微小说”因为这项赛事一度被推向了话题中心。
以《围脖时期的爱情》为例,可以看出“微小说”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情节跌宕起伏。大部分的创作者都采取了“抖包袱”的手段,以新奇取胜,在最后一刻达到了故事的反转。二、读者对创作过程进行了高度参与。《围脖时期的爱情》这一连载的“微小说”在这一点上更为突出:除了男女主角的爱情主线,其他分支内容大部分由读者提供,根据他们的真人真事进行改编。三、反映当下事件的时效性。 “微小说”处于具体的时间序列之中,无论是政治时事、经济民生,还是网络评论、娱乐八卦,都可以如“吸星大法”般迅速地吸纳,或者化为情节元素,或者进行二次传播,或者褒贬调侃。
“微小说”的流行究竟出自何种原因?有诸多网友表示,在网络时代,“微小说”应该也被纳入参量之中,这一民间的呼声与王国维先生早年所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有不谋而合之感。 对于“微小说”的价值判断和前景预测,归根结底还不能脱离当下:“微小说”实际上是应“碎片化”的时代特征而生,紧张繁忙的快节奏生活让人不堪重负,清茶一杯、手不释卷的悠然已经是现代社会不可多得的奢侈。我们行走于都市喧嚣之中,连贯阅读的可能性被消解,于是,“微小说”、“短信小说”、“手机报”等新形式应时而生。区别于“手机报”的单一媒体特性和“短信小说”的喃喃自语,“微小说”兼有文学和媒体功能,又同时满足了现代人的电子社交需求,其兴盛也就顺理成章。
“微小说”似乎是一场广场式的文学狂欢。文学走下了高高的殿堂,“与民同乐”。但是在兴盛背后,也暗藏了不可回避的危机:文字的零碎和短小固然轻便快捷,但同时对情节的构思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围脖时期的爱情》区别于其他的“微小说”,关键在于它实际上是数百条“微小说”的集合体,才诉说了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而这一类别中的大多数,还局限于每条之间的“各自为政”。 为了在寥寥数字之间博人眼球,“高度复制”的危险已经初见端倪——曾经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微小说大赛”有相当数量的作品“非腐即鬼”。再者,“高度参与”是社交媒体的固有属性,“微小说”的传播广度也仰仗于此,但是,众声喧哗的环境下,作者的主体性何在?尤其在创作连载性的作品时,读者们过多地“指点江山”对于作者会是一次次周而复始的干扰过程,是让作品在“意愿之流”中随意沉浮,还是毅然掌舵?其中的平衡之术,是“微小说”创作者的必修课。
(选自2011年08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1.从原文看,下列对“微小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是政治时事、经济民生,还是网络评论、娱乐八卦,都可以如“吸星大法”般迅速地吸纳,有反映当下事件的时效性。
B.创作者都采取了“抖包袱”的手段,在最后一刻达到了故事的反转,使得微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以新奇取胜。
C.读者对创作过程进行了高度参与,使得微小说传播广泛,似乎成为广场式的文学狂欢。
D.微小说之微,是就其长度而言。一般说来,一篇微小说,也就百余字。作者的腾挪跌宕功夫,全在这百余字中施展。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二段介绍了“微小说”兴起缘由和公众对“微小说”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并指出由于新浪的 “微小说大赛“,微小说”已由独立创作走向了市场。
B.第三段作者分析了“微小说”的三个特点,认为《围脖时期的爱情》的最大的特点是除了男女主角的爱情主线外,其余内容均由读者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
C.第四段介绍了“微小说”流行的原因,“微小说” 兼有文学和媒体功能,又同时满足了现代人的电子社交需求,可谓是新时代全能传媒载体,其兴盛自不待言。
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上文,从创作的情节构思和作者主体性的角度,谈了“微小说”在兴盛背后隐藏的危机,提出 “微小说”的创作应避免“高度复制”和注重平衡。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读者们过多的评论,是让作品在“意愿之流”中随意沉浮,还是毅然掌舵?其中的平衡之术,是“微小说”创造者的必修课。
B.微小说需要在寥寥数字之间博人眼球,这样,就需要作者在构思方面精益求精,防止自觉或不自觉地滑向“高度复制”的泥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2013学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2年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2年福建省上杭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2年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2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2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二12月模块学习学段检测语文试题.doc
- 2012年高二语文必修三《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苏教版).doc
- 2012年高二语文必修三《北方》教案(苏教版).doc
- 2012年高二语文必修三《察今》教案(苏教版).doc
- 2012年高二语文必修三《长江三峡》教案(苏教版).doc
最近下载
-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 第四版 项目3 文件和目录的管理.ppt VIP
- 医学课件-肝功能衰竭.pptx VIP
- 《保教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肝功能衰竭医学科普.ppt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中学九年级(上)开学数学试卷(含详解).pdf VIP
- 《肝功能衰竭》课件课件-2024鲜版.ppt VIP
- 通桥(2014)2132-Ⅳ(跨度31.5m) (附条文及目录 ).pdf VIP
- 儿科学麻疹病例分析,病例导入法.docx VIP
- 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治理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参考).docx
- 24012NDS00 NDS试验测试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