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0 卷 第 2 期 ( )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人 文 科 学 版 Vol. 20 No. 2
2007 年 3 月 JOURNAL OF N IN GBO UN IV ER SITY (L IB ERAL ARTS ED ITION ) M ar. 2007
论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政府改革之间的互动
詹国彬1, 2
( 1. 宁波大学 法学院 , 浙江 宁波 3 152 11; 2. 上海交通大学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 上海 200030)
摘要 :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政治领域内的民主化改革和经济领域内的市场化改革为中国第三部门的成
长提供了制度上的空间与生存的土壤 ,全球性的 “社团革命 ”之火在中华大地上已呈现出燎原之势 。通
过考察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轨迹 ,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政府改革之间呈现出一种 良性的
互动关系 。这种互动关系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 ,政府改革运动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制度诱因与生存空
间;另一方面 ,第三部门的发展又为政府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关键词 :第三部门;政府改革 ;互动
中图分类号 : D63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 1 - 5124 (2007) 02 - 0114 - 06
第三部门的兴起被认为是二战以来世界范围内一场重要的变革 。对此 ,有学者评价认为 , “我
们是置身于一场全球性的 ‘社团革命 ’之中 ,历史将证明这场革命对 20 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丝
[ 1 ]
毫不亚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 19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 。” 由此可见 ,第三部门的兴起与发展在
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作用非同一般 。然而 ,考察建国以来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历程 ,我们不难发现
其发展轨迹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并在实践中呈现出一种 良性的互动关
系 :一方面 ,政府改革为我国第三部门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 ,第三部门的发展
也为政府改革提供了现实的契机 ,并承担着政府转移和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 。
一 、我国第三部门兴起的背景分析
如同政府和市场一样 ,第三部门的兴起同样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部门的产生不
[ 2 ]
是偶然的 ,它 “起源于一系列来自公民个人 、政府以外的各种机构以及政府本身的压力 ”。 自改革
开放以来 , 中国 “不仅具备了接受国外先进组织制度因素的能力和条件 ,而且也具备了在中国土地
[ 3 ]
上进行组织制度创新的能力和条件 ”。 具体说来 , 中国第三部门的兴起背景表现如下 :
1. 民主政治的发展是第三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经济社会领域实
行的是高度一体化的社会治理模式 ,政府是典型的全能型政府 ,并突出的表现为政府包揽一切社会
事务 ,社会动员与民众参与的高度政治化 ,单位化组织程度高 ,社会 自我发育的程度比较薄弱 ,公民
意见表达的渠道比较单一 ,政府对社会运行的干预程度高 ,成立社团等非结构性组织的限制因素多
等一系列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政府治理模式的逐步变迁 , 国家一体化的格局逐步被打破 ,取
而代之的是向政府 、市场和社会三方互动局面的转变 。同时 ,随着政府权力的下放 、管理中心的转
移以及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 ,政治生活领域与社会生活领域也因此呈现分离的趋势 ,这不仅为第三
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而且也唤起了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自觉性 、主动性 ,提高了社会公
众的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的意识 ,为公民社会的出现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
2.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为第三部门的发展创造了发展机遇 。“市场不能脱离
收稿 日期 : 2006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