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第1章 概述
1. 计算机网络: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功能: 连通性 资源共享
2. internet互联网(互连网):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3. Internet(因特网):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络。
4. 计算机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因特网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5. 三网融合: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6. Internet的发展
1969年起源于ARPANET,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1985-1992年,建成为三级结构的Internet: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或企业网)
1993- , 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
7. Internet的组成:边缘部分(资源子网)、核心部分(通信子网)
8. C/S(Client/Server)方式与P2P(Peer-to-Peer)方式:定义、比较
9. C/S(Client/Server)方式与B/S(Browser/Server)方式:定义、比较
10.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与优缺点比较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适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
缺点是:1.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这导致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很低。2.建立连接时间长,系统不具有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流量。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优点:无需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缺点:时延较长,灵活性较差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优点:
高效 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 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 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可靠 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分组交换缺点:
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11.计算机网络有哪些类别?
1).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
广域网 WAN (Wide Area Network):几十~几千km
局域网 LAN (Local Area Network):1km
城域网 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5~50km
个人区域网 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从作用范围看属于LAN
2).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公用网 (public network)
专用网 (private network)
1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速率 2).带宽 3).吞吐量 4).时延 5).时延带宽积, 6).往返时间RTT, 7).利用率
13.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
语法: 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语义: 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 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4.协议分层的好处(为什么要分层?)
各层之间独立、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隔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15.网络体系结构
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或: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ISO的OSI/RM的体系结构(7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的体系结构(4层)
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运输层(TCP/UDP)、应用层
具有5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各层主要功能P28-29):
物理层: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在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透明地传送帧中的数据
网络层:为网络上不同主机提供通信功能、为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
运输层: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由于一个主机可同时运行多个进程,运输层还具有复用和分用功能
应用层:为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16.协议栈protocol stack:指网络中各层协议的总和。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通常分为几层,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象一个栈的结构。
17.实体entity:任何可发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18.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
19.服务访问点SAP: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交换信息)的地方。
20. 网络体系结构中各层传输的数据单位:
物理层:比特(位)bit
数据链路层:帧frame
网络层:分组(包)packet, 或IP数据报(数据报)
运输层:TCP:报文段segment, UDP:用户数据报user d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归纳.doc
- 达芬奇密码设计灵感来源.doc
- 输入输出系统(考研试题).doc
- 输液反应的诊断与处理.doc
- 载体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doc
- 轴承支架注塑模设计说明书.doc
- 软考网络工程师冲刺题.doc
- 软土路基地段地基处理及路基填筑.doc
- 转贴:音响名词中英文对照表.doc
- 转换层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
- 山东省城市道路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标准DB37∕T 5143-2019.doc
- 软件定义分组传送网测试方法 YDT 3842-2021(最全).doc
- 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标准DB34∕T 1469-2019.doc
- DB∕T 84-2020 卫星遥感地震应用数据库结构(1).doc
- 喷筑石膏复合墙体应用技术规程TCECS 675-2020.doc
- 水利信息模型应用标准DB37∕T 4357-2021(最全).doc
- 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DB53∕T 1032-2021.doc
- 市政地下空间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DGTJ08-2311-2019.doc
- 回弹法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技术规程TCECS 801-2021.doc
- 双壁钢围堰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DB50∕T 960-2019(最全).doc
最近下载
- MCN机构运营与管理模式优化方案.docx
- AOP30使用说明.pdf
- 剪映操作教程.ppt VIP
- 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报告(2023年).docx VIP
- 天津华宁KTK101工作面及皮带使用说明书.pdf
- 8.2 重力势能 课件(共2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VIP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pdf
- TIA博图软件培训(内部资料).ppt VIP
- Unit 2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Using Language Should we fight new technology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 中学生防拐防骗安全教育.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