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发展”的权力.pdf
力
口王东杰
一 个人选择过一种什么样 的生活,最有决定权的是当事人 自
己。
前段时间遇到一位贫困地区的干部 ,抱怨 当地山民不开
c{二——他们身无分文,家徒四壁,也不出去打工 ,每 日只是坐在山
上破草屋旁喝酒,晒太阳。政府最初发给他们一些扶贫补助金,转
眼都被拿去买了酒喝;后来改变方式 ,在山下给他们修了房子,每
人分了一份田,但没过一个月,山民又纷纷跑回山上,还是每 日坐
破草屋旁喝酒,晒太阳。说起这事的干部无可奈何,连连摇头。
政府部门真诚扶贫,被帮扶的对象却不为所动,确是匪夷所
。 不过。如果我们认为政府官员是人民 “公仆”的话,我也很怀疑
这种竭力帮助 “主人”谋发展的思维是否已经越位。毕竟,一个人选
怿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最有决定权的是当事人自己。在不违反法
36圜2o10.1o{今日时政
律 、不干涉其他人生活的情况下,旁人只有建议的权力 ,绝不能越
俎代庖
当然.我猜当地官员对这套说辞恐怕并不服气,因为他们这样
做意在促进当地的发展,而所谓发展也者 ,又有一套标准化的模
式 .其长远 目标大约是学习上海、香港乃至纽约、东京这样的大都
会。最切近的表现则是每年上报的GDP。这也不仅是当地领导所独
有的想法 。可以说,目前整个 中国社会都生活在这种力求发展的氛
围中。但很少有人进一步思考的是,发展的目的何在?
记得二十多年前曾听过一个放羊小孩的故事。记者在西北山
区遇到一位牧童,问他长大了想做什么。小孩回答:结婚。结婚为了
啥?生小孩。生了小孩做什么?放羊!当时的中国还只是刚刚开始
发展.很少人预想到二十年后是一幅什么景观。这个周而复始的放
羊故事被许多媒体转载,主流舆论猛批这里边表现出来的中国人
不思进取的精神,提的问题很尖锐:如果放羊的目的还是为了放
羊.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
今天重新回味一下这个似乎已经有了定论的故事,我想,故事
的版本可能会换一个样子:挣钱的 目的可能会是买房子、结婚 、生
孩子。孩子长大,又要挣钱、买房子 、生孩子 。事实上,这正是身处
“发展”局中的多数人生活的实况 。对人们来说,这样的生活或不能
说有多么愉悦,但至少代表了一种 “正确”的目标。然而,换一个角
度看 .这和牧羊儿童的理想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吗?二十年过去,我
们真的 “发展”了吗?
幸福更多地系于个人的体验,每个人的感受又原本不同。如果
让当事人说,年复一年的牧羊和每天坐在破房子里喝酒,恐怕不会
今日时政f2010.1o圜 37
比在大都会奔波谋生更不幸福,甚且可能根本相反。但在主流舆论
看来,这种安于现状的态度误把不幸福当作幸福,正是其有待开化
之处。分歧的关键在于,当事关民众感受时,当事人的看法应放在
何种地位?这进一步涉及在实际政策制定中的思维方式。目前,在
社会问题上.影响国内舆论和政策的似以社会科学专家为主,从事
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学者较少。而后者与前者最重要的差异之一.恐
怕就在于对当事人的态度上。科学 以追求 “客观规律 ”为 目标,常常
把许多主观性的因素忽略不计 :历史学和人类学家则要求对研究
对象具有 “了解的同情”,从一个人 自身的立场上理解其行为,故更
尊重当事人的想法。这两种思路很难说有高下之分,或者更应互
补,惟今 日中国社会急需的,当然是后者 。
民众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也不完全是主观的。 《礼记 ·王制》篇
云:“凡居民材 .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
俗,刚柔、轻重、迟缓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
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宋儒陈滞解释说,各地气候与地理状
况不同,“民生异俗,理有固然。其情性之缓急,亦气之所禀殊也。饮
食、器械 、衣服之有异,圣王亦岂必强之使同哉?”这是一个重要的
治国原则。人 民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与其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和文化
环境)相匹配的,虽然当事人未必说得出什么道理,但其基本的幸
福就建立其上。如 “强之使同”,势必使其难 以继续生存,自然不是
发展的 目的。
如果这些意见是对的。那么,“不发展”作为一种人生方式 ,应
该也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 。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