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UV—B辐射和蒽对青岛大扁藻生长的影响.pdf
第36卷 第 1期 曲 阜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V01.36 No.1
2010年 1月 Journal of Qufu Normal University Jan.2010
UV—B辐射和蒽对青岛大扁藻生长的影响
王 亚, 王仁君, 胡茂辉, 李 莹, 孙晓伟, 张亚群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
摘要:通过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多环芳烃(PAHs)葸与uV—B单独对青岛大扁藻(P.1atymo,~ sub—
cord@rmis(while)Hazen)的毒害作用,以及两者的联合毒性效应,蒽质量浓度设为0,6.25,11.50,20.O0,
35.0o,62.50 g/L,uV—B辐射剂量设为0,0.375,1.875,3.75,7.50J/m.实验结果表明:对青岛大扁藻的生
长,多环芳烃蒽具有抑制效应,小剂量的uV—B辐射具有刺激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表现 出抑制作用,蒽与
UV—B的联合则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 .蒽对青岛大扁藻的96hEC 为 11.98 g/L,在
UV—B辐射 (3.0J/m )作用下的蒽对青岛大扁藻的96hEC。为 10.31 g/L,uV-B辐射对青岛大扁藻的48h
EC。为2.934J/m ,在蒽(33.3xig/L)作用下的uV—B辐射对青岛大扁藻的48hEC。为 1.531J/m.
关键词 :青岛大扁藻;蒽;UV.B;相对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 :X1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37(2010)O1-0096-04 ’
多环芳烃 (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 1 材料和方法
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 的POPs(persistentorganic
pollutants)之一 .其 中蒽是具有三个苯环的线性结
1.1 实验藻种与培养条件
构,它是其他的更为复杂的、致癌、致突变多环芳烃
取 自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藻研究中
的母体(伍越寰等,1994),它对近海海域造成的污
心.挑选长势 良好的藻体在 已经处理过的海水中,
染 已经引起 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 .臭氧层的减薄
在设置温度为 (20±1)oC、3000Lx、光暗周期为
是当今最引人注意的全球变化现象之一 .全球UV.
B辐射的增强对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泽游植物将产生 12h:12h的光照培养箱 中培养至一定浓度 .培养
直接的影响 J,紫外线 B波段(UV.B)的辐射增强, 液为 f/2E8]培养液,所用海水取 自青岛的天然海水,
已经对全球产生了明显的生态学和生物学效应 .研 经脱脂棉过滤,煮沸消毒 .
究表明:海水表面紫外线辐射率的10%能够穿透到 1.2 蒽的毒性实验
6m深的水层,在北冰洋的清澈水域,表面 10%的辐 蒽为化学纯,黄色固体粉末,溶于丙酮中,配成
射率可到达 30m的水层,至在水下60.70m还有其 蒽.丙酮溶液,现用现配 .在预备实验的基础上,采
生物效应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AHs的真正危 用周永欣 毒性实验 的方法,葸的质量浓度设为
险性在于它们暴露于紫外光下时产生的光毒性效 0.O0,6.25,11.50,20.00,35.O0,62.50 g/L.在指
应,uV—B辐射和 PAHs对鱼、贝类伤害的相互作用
数生长期接种,接种密度为 11.4×10/mL.培养 96
研究国外已有报道 ,但是,两者共同对海洋微藻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78-2007年陕西省农民收入与金融、财政支持的关系.pdf
- 2008年沈阳春季透雨过程特征分析.pdf
- 2种彩叶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pdf
- 3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杀蚜虫活性的研究.pdf
- 6厂家多潘立酮片的溶出度考察.pdf
- 9种因子对牛蛙蝌蚪的毒性研究.pdf
-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Estuarine Surface Sediments of Tangxi River in Chaohu Lake Basin.pdf
- CpCo(CO)2与乙炔反应的机理及乙炔插入时的区位选择性研究.pdf
- Eco-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of China.pdf
- Estimation on Aesthetic Value of Tourist Landscapes in a Natural Heritage Site: Kana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Xinjiang, China.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