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市主城区不同非渗透面比例下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
捅 要
本文以下垫面中非渗透面所占的比例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来反映城市化和人类
干扰对城市植被的干扰的程度,按照非渗透面占下垫面的比例,将武汉市主城区划
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和高非渗透面比例五种级别区域。在武汉市主城区实地
调查251块标准样地(每个样方面积600m2),研究城市下垫面组成,分析不同非渗
透面比例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特点和不同生境下物种的适应规律,主要研
究结果如下:
1.不同非渗透面比例的区域中,植物群落的科数、属数和种数均存在极显著性
差异,但是在低、较低和中等非渗透面比例区之间差异基本不显著。低非渗透面比
例区中植物群落的科数、属数和种数均最大,均值为15科19属19种,物种数集中
在5.36。较低非渗透面比例区中植物群落平均有15科18属19种,物种数集中在
6.30;中等非渗透面比例区中植物群落平均有15科18属19种,物种数集中在3-33;
较高非渗透面比例区中植物群落平均有10科12属12种,物种数集中在3.25;高非
渗透面比例区中植物群落平均有7科8属8种,物种数集中在1.18。非渗透面比例
和群落科数、属数和种数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8、.0.629、.0.628,且
相关系数的测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2.不同非渗透面比例的区域中,植物各生活型物种所占比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高位芽植物比例最多,然后依次为一年生植物、地上芽植物和隐芽植物,地面芽植
物比例最少。植物群落中生活型组成差别不大,群落中高位芽、地上芽、隐芽和一
年生植物的比例差异均不显著;而地面芽组成中,低、高非渗透面比例区差异显著,
其余比较差异基本不显著。
3.植物群落的本地栽培种数、引进栽培种数和野生种数在不同非渗透面比例区
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非渗透面比例和群落本地栽培种数、引进栽培种数和野生数
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9、.0.268、.O.555,且相关系数的测验均达到极
显著水平。从栽培种来看,低、较低和中等非渗透面比例区的本地种和引进种差别
不大,而当群落中非渗透面比例继续上升后,栽培种则不断减少。从野生种来看,
随着群落中非渗透面比例的升高,野生种数量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4.植物群落的本地种数和外来种数在不同非渗透面比例区均存在极显著性差
异。非渗透面比例和群落本地物种种数、外来物种种数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
为.0.593、.0.410,且相关系数的测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类型区域植物群落中本
华中农业大学2009届硕士论文
地种数随着非渗透面比例的升高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外地种数从低非渗透面比例
区到高非渗透面比例区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5.在不同非渗透面比例的区域中,植物群落各层的Patrick指数变化趋于一致,
低、较低和中等非渗透面比例区的物种丰富度相差不大,而随着非渗透面比例继续
升高,各类型区域植物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总的物种丰富度均显著下
降。
例非渗透面区的变化趋于一致,乔木层多样性指数随着非渗透面比例的上升而下降;
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指数随非渗透面比例的升高先上升后降低,在中等非渗透面
比例区达到最大。
7.Pielou指数在在各类型区域植物群落的乔木层和灌木层存在差异,但在低、
较低和中等非渗透面比例区差异不显著;在草本层差异不显著。Pielou指数在乔木
层随非渗透面比例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在灌木层和草本层则随非渗透面比例的升高
先上升后降低。
关键词:武汉市主城区;非渗透面比例;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
II
武汉市主城区不同非渗透面比例下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
Abstract
in
Inthis tookthe ofthe surfacethe
paper,weproportionimpervious underlying
toreflecttheext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外膜蛋白T在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机理中的作用的初步与研究.pdf
- 外源激素控制奶牛和奶山羊超数卵泡同步发育及其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研究.pdf
- 完全三部图K-%2cn-%2c1-,n-%2c2-,n-%2c3--的竞争数.pdf
- 完全四部图K-%2cn,n,n,n-的竞争数.pdf
-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多样性与研究.pdf
- 网络的若干稳定性参数研究.pdf
-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遗传学异常.pdf
- 维生素A对感染伪狂犬病毒妊娠雌鼠免疫功能及繁殖性能的影响.pdf
- 维生素E对病毒感染妊娠雌鼠繁殖性能及免疫功能的保护效应.pdf
- 苇状羊茅人工草地节肢动物群落与研究.pdf
最近下载
- 捕歼战斗中地排教案设计.doc VIP
- 深圳希莱恒电解质说明书.doc VIP
- 开展体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docx VIP
- 学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VIP
- 双眼视异常分析临床处理2020.pptx VIP
- 排捕歼战斗连贯演练.docx VIP
- Illustrator教程Illustrator绘图技巧Illustrator经典实例Illustrator网格工具绘制逼真花瓣.pdf VIP
- 民企混改公司合作协议书10篇.docx VIP
- 如何免费申请QQ号申请qq号方法.docx VIP
- Illustrator进阶技巧.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