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押韵”和“平仄”。古典诗词讲究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汉字的押韵和平仄是构成这种乐感的重要因素。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对于学生认识汉语的特点和掌握汉语的发音都是有作用的。
二、课堂活动指导
2.1 课本课堂活动
?
●韵里情思
?
这个课堂活动通过鉴赏古今诗歌词曲,使学生对写作诗文时的韵律和谐有所了解。
?
一、课堂活动步骤
?
(1)诵读儿歌,体会韵感。在开展课堂活动前,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学习“同韵童趣”的儿歌,并请学生再朗诵一些他们熟悉的儿歌。
?
(2)鉴赏诗歌,分析韵脚。教师和学生一起鉴赏古代诗词和现代诗歌,分析诗词歌曲的韵脚,体会诗歌押韵的作用。
?
(3)举例扩展,总结归纳。教师可以再举一些古代诗词和现代诗歌或歌词,分析诗词的内容主旨,同时分析诗歌的韵脚和平仄等,探讨诗词的形式如何为内容服务,从而达到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
(4)活跃气氛,现场创作。教师可以让学生现场创作和朗诵一些押韵的诗歌或文段,加深对诗歌押韵的认识。
?
二、相关知识补充
?
(1)古代诗词鉴赏。《客中作》没有直白地表达思乡的感情,而是通过写客中作乐来写作客他乡的飘零感,整首诗全方位调动人的感观──嗅觉、视觉,还有触觉。而这首诗的韵脚也恰是感观的落脚点:“香、光、(他)乡”。《商山早行》首联开宗明义“客行悲故乡”,全诗寓情于景,写到了“残月、晨霜、槲叶、山路、枳花、驿墙、凫雁、池塘”,这些意象都带着伤感的意味,其中有些也构成韵脚:“霜、墙、塘”。而《虞美人》则是移句换韵:“了”和“少”,“风”和“中”,“在”和“改”,“愁”和“流”,音律的变化与作者心情起伏回转配合,可以说在形式和内容、情绪上达成了高度的和谐。
?
(2)现代诗歌鉴赏。现代歌词中也有对押韵的要求,不过远不如古诗词那么严格。《娃娃的故事》歌词儿歌化、口语化,作为韵脚的字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的词:“话、家、下、它、妈”。而且考虑到孩子的特点,每句最后一个字都是语气词。这些词并不影响押韵。《乡愁四韵》歌词比较注重文学性、抒情性,而且题目就明确显示了要借“韵”传情,用到“水”和“味”,“红”和“痛”,“白”和“待”,“香”和“芳”。歌词一韵一情,同韵复沓,把思乡之情逐步推向高潮。
?
2.2 补充课堂活动
?
●集句妙对
?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集联游戏使学生对对联的基本要求有一个感性认识。将名句名联重新组配,可以活跃课堂,启发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
一、课堂活动步骤
?
(1)将学生分成几组,课前请学生整理学过的古典诗文及名联警句(不限于中学教材中的诗词),摘抄收集到的名句、名联,分发到各组。活动可以采用抢答的方式。
?
(2)主持人每次出示一个用于征对的上联或下联,各组抢答。对出对联后,学生要说明如此对联的理由。然后要求学生朗诵原诗,分析诗词的押韵、平仄情况。
?
二、相关知识补充
?
(1)集联是一种特殊的创作手法。“集”是聚集、集合的意思。它是从古今文人的诗词、赋文、碑帖等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平仄、对仗等要求组成联句。既要保留原文的词句,又要语言浑成,另出新意,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集联还可使人自然地联想到所集的原作,无形中给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集句联可集同一作者的不同诗文,也可以集不同作者的诗文,既可以集同代作者的诗文,也可以集异代作者的诗文。
?
(2)集联创作示例:“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这副对联采用大家较为熟悉的古诗词名句。上联出句用的是唐代李商隐《乐游原》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首诗属于仄起仄收式(首句首字不入韵),韵脚是“原、昏”(用普通话读似乎已经不押韵了)。下联对句选自宋代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句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首词的韵脚是“天、年、寒、间、圆、全、娟”。新组配的对联写出了晚风扑面、凉意袭人的意境。此联属于宽对。“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副对联采用唐代诗人王维和李白的名句。上联出自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属于平起平收式(首句首字入韵),韵脚是“尘、新、人”(“新”的古音与“尘、人”同韵)。下联摘取了李白的七言古诗《将进酒》的最末一句。古诗《将进酒》的韵脚(用普通话读)是“停、听、醒、名;裘、酒、愁”。这两句两相配合成为流水对。“红杏枝头春意闹,乌衣巷口夕阳斜”这副对联上联选自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绉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首诗是平起平收式,韵脚是“好、棹、闹、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2模块-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ppt
- (福建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3模块-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新课标.ppt
- (福建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4模块-文学类文本阅读-新课标.ppt
- (福建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5模块-实用类文本阅读-新课标.ppt
- (福建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6模块-语言文字运用-新课标.ppt
- (江西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2模块-现代文-新课标.ppt
- (江西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3模块(1-4讲)-新课标.ppt
- (江西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3模块(5-8讲)-语言运用-新课标.ppt
- (江西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3模块(10-15讲)-古代诗文阅读-新课标.ppt
- (江西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3模块(16-19讲)-古代诗文阅读-新课标.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