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理学案例 主讲:孙弘兴 目录 案例一:巨人公司覆灭记 案例二:IBM公司的兴衰史 案例三:蒙牛:后来者如何居上 案例四:“标王”秦池 案例五:华为——价值观的价值 案例六:牟其中是企业家吗? 案例七:王石与万科 案例八:小霸王痛失段永平 巨人公司覆灭记(一) 1992年,一家知名媒体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大城市的万名青年进行问卷调查:“写出你最崇拜的青年人物”。第一名:比尔.盖茨;第二名:史玉柱。 1、文弱书生的豪赌天性 1989年,从安徽省统计局辞职,怀揣4000元和M-6401桌面排版系统软件独闯深圳。在《计算机世界》刊登8400元的广告“M-6401:历史性的突破”。13天后,收到15820元,两个月后,赚进10万元,四个月后,成了百万富翁。 1990年,史玉柱扎进深圳大学学生公寓,五个月的时间开发出M-6402文字处理软件,回家后发现:老婆和家具都不翼而飞。 巨人公司覆灭记(二) 史玉柱从深圳到珠海创建巨人公司,两年后成为中国最成功的高科技企业。 2、从38层到70层 1992年,筹建巨人大厦。最初设想:38层,投资2亿元;中央领导视察,增到54层;争建全国第一高楼,增到64层;另一中央领导视察,增到70层,投资12亿元。 3、多元化扩张之路 1993年,国际著名电脑公司大举入境,巨人开始二次创业——电脑、保健品和药品大会战。 巨人公司覆灭记(三) 危机的前奏:“巨人吃饭香”与娃哈哈事件。 4、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1997年,巨人财务危机全面爆发。巨人大厦难以为继,债权人上门逼债。巨人集团解体。 问题:巨人覆灭的原因? 直接原因:巨人大厦;主要原因:盲目多元化、过分追求发展速度;深层次原因:主业缺乏核心能力、决策机制不科学。 后记:2000年,脑白金开始风靡全国。两年后,史玉柱用赚来的钱还清了巨人大厦欠款。 IBM公司的兴衰史(一) 1、IBM创始人与公司文化: 1914年,推销员托马斯.沃森加入CTR,十年后升任董事长,改名: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五十年代,占领计算机市场。公司文化:西装革履,禁酒,重视研修和培训,良好的就业保障,出色的顾客服务。 2、第一次兴起与衰退: 五十年代,小沃森接任董事长。六十年代,开发360系列大型机,以出租的方式垄断大型机市场。七十年代,技术进步缩短产品周期,被迫转租为售,市场份额下降。DEC开发出小型机和苹果微机的崛起。 IBM公司的兴衰史(二) 3、第二次兴起与衰退: 1981年,董事长卡里任命埃斯特里奇开发IBMPC机,成为世界个人电脑的行业标准,采取兼容的方式培养了微软、英特尔、康柏等竞争对手。1985年,放弃386失去机会,康柏、戴尔兴起;九十年代的衰退:1991年亏损28.6亿,1992年亏损49.7亿美元,1993年创纪录83.7亿美元。 4、第三次兴起: 郭士纳上台;重新集权,停止流血;重视技术创新和客户服务,1996年收入770亿美元,盈利60亿美元。 IBM公司的兴衰史(三) 5、 IBM的重塑工程 (1)经营战略:重新确定业务发展的重点:关键硬件和软件产品、客户服务、网络计算。 (2)经营理念:市场、质量、客户满意度、股东价值、创业精神等。 (3)企业文化:A、志在必得,愿意制定雄心勃勃的目标,注重结果,负责任,守承诺;B、不屑于繁文缛节,重在提高质量和生产率,受益于变革;C、多样化,高效率,具有协作精神的员工,不受边界的制约,形成卓越的沟通渠道。 IBM公司的兴衰史(四) 讨论: (1)企业成长的历程是不平坦的,环境的多变和企业内在的局限性决定了危机的必然性; (2)决定企业能否走出危机的是领导人、制度、文化三个重要因素; (3)走出危机的唯一出路是进行变革。 蒙牛:后来者如何居上 (一) 蒙牛用了6年时间,从100万到100亿,业内2000多名成为老大。创业伊始,在只有1000万资产的时候用300万元打广告,非典时期的“非常营销”,借“神五”上天之势一飞冲天,借“超级女声”让一款新产品人人皆知……凭着一连串的奇招,蒙牛创造了后来者居上的奇迹。 如果蒙牛牛奶没有一喝便知的浓香味道,靠广告获取再多的注意力也无法转化为购买力,这种独特的口感来自于一种叫做“闪蒸”的工艺。闪蒸工艺其实是很多乳品企业都能采用的工艺,但为什么只有蒙牛采用了这种工艺呢?原来,闪蒸会导致牛奶分量“缩水”,每生产一吨牛奶,成本要高300元。 蒙牛:后来者如何居上 (二) 2000年,蒙牛开始进攻北方最重要的市场——北京,他们所倚仗的是刚刚下线的新产品——利乐枕。当时的
文档评论(0)